标题 |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陈敏 摘 要: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所拥有的人才数量与人才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效益和发展壮大,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还相对处于劣势,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部分民营企业以员工持股这一股权激励方式来吸引、留住并激励人才,有助于将企业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建立有机联系,将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转化为实现股东整体价值,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充分发挥股权激励在民营企业的重要价值,本文着重探究民营企业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股权激励;问题;对策 一、前言 民营企业要充分增强人员凝聚力,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与薪酬管理方式,使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建立紧密结合。股权激励机制在民营企业应用,能够为企业员工增强凝聚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目前民营企业对于股权激励的运用在认识、业绩评价机制、资本市场效率、道德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不利于股权激励价值的充分发挥。为此,有必要深入探究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当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优化对策。 二、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对股权激励缺乏正确认识 一些民营企业在运用股权激励机制过程中,对股权激励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高级经理人没有充分认识到股权期权属于一种选择权,它和能够直接进行转售的股票存在不同之处。相比股票来说,股票期权具有更大风险,而一些经理人直接将股票期权等同于股票持有。另外,一些民营企业对于股权激励的运用会体现出一定强制性,将这一激励手段以行政命令形式开展。股权激励属于利益诱导手段,并非属于强制性的条例,若企业在运用股权激励过程中对股权激励所可能发挥的作用做出了错误估计,或错误判断股权激励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地将股权激励等同于奖励,这将使得企业员工不能正确认识到股权激励是一种风险和收益并存的统一体,一旦后期面对约束,一些员工就会出现抵触情绪,这与股权激励使用初衷相违背。 (二)业绩评价机制不够科学 民营企业应用股权激励机制,通常需要企业建立完整、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并结合股权激励配套制定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由于民营企业主要的股权激励对象是核心人才、技术骨干与高级经理人,运用中的核心问题是激励分配股权数量。在国外一些企业通常在对经理人进行业绩评价时,将股价当作一个重要指标,而我国民营企业在引用这一激励制度时没有充分看到我国目前股票市场存在的不完善与弱势问题,根据当前股票市场现状,企业股价并不能对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实现真实反映,这就使得企业经理人虽然在努力工作,却并不能一定使得企业股价上涨,甚至反而因其他因素影响出现股价下跌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股权激励的公正性。为此,民营企业需要针对股权激励健全地制定业绩评价机制,以充分发挥股权激励所应具备的长期激励作用。 (三)资本市场效率处于偏低水平 股票波动会对企业股票期权风险与收益产生影响,而受到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现状影响,国内资本市场股价与企业业绩情况两者相关度偏低,很多非市场因素会对股市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另外,企业股票价格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资本市场存在较多投机行为,在企业股票无法对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实现真实反映情况下,股票期权拥有者将很难明确评估预期收益,这将直接影响到股权激励本应发挥的激励作用。 (四)股票期权计划会引发道德风险问题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步伐,这使得二级市场流通性不断增强,促使股权激励具有更优良的市场基础,并且上市公司在利用股票期权计划实现长效激励机制建立并对公司治理结构加以完善过程中具有更扎实的法律基础。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当中,经营权和所有权保持相分离状态,企业股东和经理人在契约签订基础上保持委托代理关系,双方由于不具备统一的追求目标,且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这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有可能导致管理层发生道德风险问题。 三、民营企业股权激励优化对策 (一)深刻认识股权激励 民营企业在运用股权激励机制期间,要对股权激励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识,且企业员工都应纠正以往对股权激励存在的错误观点,充分看到股权激励并非一种义务,而是一种权利,了解到股权激励是指股权持有人在股权有效期当中有权根据个人意愿决定是否对股权进行购买。具體的讲,也就是在实际当中若股票期权持有人觉得购买股权对自身是有利的,可自行决定进行购买,企业要同步售予相应股权;相反,若股票期权持有人经过多方面考虑放弃行权,那么企业不可强迫员工作出购买行为。民营企业将股权激励当做一种激励手段,就要认识到股权激励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并且管理人员要注意向股权持有人解释相关内涵,使股权持有人了解到持有股票期权除了能够获得收益,还需要承担一定风险,从而以更平稳的心态面对这一机制。 (二)健全地制定业绩评价机制 民营企业需要针对股权激励健全地制定相应业绩考核制度,特别是要对激励对象加强业绩考核与有关测评。在实际考核当中,涉及到的考核指标要有效、全面,比如可通过平衡计分卡或国外EVA等考核办法确保考核能够公正、公平的反应激励对象真实情况。另外,民营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差异化的设计考核方案、考核指标以及考核模式,在此基础上保证股权激励机制可以发挥其应有效用。 (三)优化外部资本市场,同步将企业股票价格与业绩挂钩 民营企业运用股权激励机制,首先要完善的建立企业治理结构,并对管理层加强内部监督,以防管理层做出冒险行为和短期行为,整个股权激励操作体现程序化、规范化,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现象,同时要注重适当引入具备法律效应的契约。民营企业进行股权激励操作前,要注重优选公司经理人,确保公司经理人具有良好的素质,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激励。为此,需要民营企业和职业经理人两者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创新经理人选聘机制,按照经理人市场相关规则与规律行事,促使经理人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还缺乏完善和成熟的管理机制,所以民营企业落实股权激励机制的时候要对企业自身股票价格加强管理,为使民营企业实现更稳定的发展,企业可将股票价格和业绩挂钩,以更准确的通过股票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促使企业股票在相关资本市场中具有更高信誉,在此基础上使企业员工更加信任股权激励机制。 (四)关注防范股权激励中涉及到的道德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股权激励当中发生道德风险,首先要求企业完善股权激励涉及到的薪酬信息披露制度。同时,股票期权计划当中需要对管理层债权期和具体行权条件实现合理化设定。其次,股票期权计划当中,要合理、明确的设定期权定价模型和相关修正方法。最后,民营企业在期权授予期以及股票出售前期,为了防止管理层对股票价格作出短期操纵行为,可创新的设计亚式期权条款。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已成为极富活力与生机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要继续做大做强,离不开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为了使民营企业具有更充足的人才力量,有必要合理应用股权激励机制,并在应用期间充分认识到股权激励机制落实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优化,在股权激励机制作用充分发挥下促进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艳华.民营企业股权激励相关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1):156-156. [2]黄贵林.以股权激励为视角——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J].营销界, 2020(03):185-185. [3]陆蕾蕾.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问题研究——基于富安娜的案例分析[J].商情,2020(011):104-104. [4]赵平.非经济动因下股权激励与民营企业成本粘性[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19(027):74-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