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创业模式的发展研究
范文

    杨平 鞠箫倩 肖建宇 盛晓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越来越完善,但对于乡村而言,仍存在些许问题,乡村的经济建设问题一直是党和人民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详细的阐述了从理论到实际,从政策到具体措施,都提出了关键性的实施步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努力。本文基于鄉村战略背景,从创业机会识别的主体和领域识别,到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大学生和农民工以及其他创业模式的现状研究,最后就大学生和农民工这两大主体提出创业路径的提升政策,这不仅解决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也解决了农民工低技术就业的现状,有助于建设新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创业模式? 创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4(a)--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也标志着经济发展问题,其背后所隐含的是我国贫富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我国目前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温饱问题,但是生活需求和水平仍然是低水平的。为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其解决乡村发展问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建设美丽乡村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战略将为乡村发展提供新路径。近年来,我国颁布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其中鼓励大学生、农二代或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重要举措,这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还能给农村地区带来新鲜血液,推动新农村的建设。这一政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以及理念都是为了建设新农村。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创业机会识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提高农村当地企业的发展,还提供了创业机会,促进农村新产业形态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不是针对所有对象。首先需要对创业机会进行识别,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识别,一是创业主体的识别;二是创业领域的识别。对创业主体的识别主要为了根据不同主体,采取针对性的创业模式,对于创业领域而言,需要了解农村建设的特点,针对主体,选择合适的创业领域;这样能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1.1 创业主体的识别

    根据文献回顾,很多学者研究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不同主体进行了创业活动,其主要是大学生、高职学生、农民工、农二代等进行创业活动。

    第一,创业主体是大学生。根据数据显示,将近70%以上的大学生,都会选择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去发展,将近50%以上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进行发展,认为自己有较高的学历,应该去一、二线城市进行发展,而不是去农村进行创业,这是导致农村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其中人才瓶颈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颁布,毕业大学生选择创业数量增多,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创业主体是农民工。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发达,并且农民工的教育水平程度都比较低,使得大部分农民工都在城市里打工,但由于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以及住房成本很高,以至于他们最终还是会回到农村生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农民工可以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再结合乡村特有的优美环境和丰富的资产,进行自主创业,给农村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也解决了劳动力过剩问题,有利于农村发展基础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公共设施的完善。

    1.2 创业领域的识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预示着以乡村振兴为基础的新时代即将到来。但由于农村的技术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态资源发展不均衡,所以需要针对资源不足问题,选择合适的创业领域。创业领域主要包括:由于农村产品质量低下,所以要选择质量兴农;农村的土地资源肥沃和生态环境良好,所以要发展农产品、旅游行业,即绿色兴农。农村的环保意识较差,使得些许地区污染较为严重,所以需要进行污染治理,乡村里有很多文艺作品,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大,使得非物质文化无法被大众所熟知,所以需要发展乡土文艺作品等方面。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创业模式的现状

    2.1 大学生返乡创业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发展的政策引导下,农村的基础建设和农村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在很大程度上科技受阻,农村的社会地位较低,工作环境恶劣,使得很少有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创业,也有部分大学生为振兴自己的家乡,选择农村创业,但是成功率也很低。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少,知识储备不足,创业融资难,再加上大学生本身心理素质偏低,使得成功率低。大学生返乡创业模式大多是在国家双创的政策下,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品格的创业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2 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现状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进行了研究,创业模式主要是基于经验和资源所形成的,其中经验创业模式是指农民工所选择的创业模式与自己的打工经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就可以利用所学到的技术和经验进行创业;而资源创业模式则是以乡村当地所存在的资源为基础,以此开发创业项目,如旅游、水果等。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体现出三种主要的模式,即专业合作组织引领创业模式、自主开发性创业模式和老村官带动型创业模式。其中专业合作组织引导是指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来给农民工进行创业引导和指导;自主开发创业模式是指农民工依据自己的想法、经验和能力进行自主开发创业活动;老村官带动型创业模式是指农村地区的村长带领农民工进行创业活动。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创业路径的提升策略

    由于乡村战略背景下的创业主体主要是大学生和农民工,因此对其创业路径进行研究。

    3.1 大学生创业路径的提升策略

    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乡村振兴的途径有了新的前进方向,即“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传统的创业模式已经不太适应了,而是需要基于互联网的依托,发展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振兴,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大学生拥有系统化知识,易于接受专业化、科技化知识,到农村创业可以发挥大学生创业技能,增强其农业农村适应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我国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学生应以“淘宝电商”模式和“互联网+”的创业模式进行创业活动。

    3.1.1 “淘宝电商”创业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活动。电子商务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在农村地区,空间相对比较密集化,采用“淘宝电商”的这种创新模式,可以使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较低,农民的收入较低,所以在农村实行电子商务的困难较大,农民的接受能力较差,所以希望能够进行大力宣传,在价格方面也要设定在农民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尽快打开电子商务市场,形成“淘宝电商”。

    随着电商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电商企业化也日益普遍,平台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营业的地点一般为农村,所以产品种类较少,大多是生活消费品,因此要考虑到衣食住行、娱乐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增加产品种类、提高农村的整体水平,将这种创业模式向全国农村地区推广,将对实现乡村战略有重要意义。

    3.1.2 “互联网+”的创业模式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6],促进各行各業发展。对于大学生返乡创业者而言,他们具有很多的创业优势:知识优势、活力优势、创意优势等方面。要进行“互联网+”的创业模式,首先需要有硬件和软件的操作能力,大学生受到良好教育,他们有专业领域的知识、良好的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创业是一项需要拼搏和智慧的项目,而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即使电商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也能脱颖而出,必能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返乡创业活动,取得成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努力。

    3.2 农民工创业路径的提升策略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代农业发展方向,事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多样化和复合型的农业人才,将现代科技融入农业发展各环节,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第一,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由于乡村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可借助这一市场机会开发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可结合当地的旅游状况,发展当地的资源和特色,并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而这既要注重乡村旅游环境的建设,也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第二,发展创意农业和花木产业。创意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发展,是通过科技和人文所形成的一种农业创业模式。它的发展不仅能改善新农村的建设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农民工的意愿创新活动。除此之外,还可进行花木产业,通过建立花卉基地,不仅可以美化美丽的乡村建设,还可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给当地的农民带来经济收入,推动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梁栋,吴存玉.论乡村振兴的精准推进——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机制构建[J].青海社会科学,2019(02).

    刘志阳,李斌.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基于“千村调查”的证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3).

    钱俊,王庭俊.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大学生农村创业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01).

    梁晶晶.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徐雯.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魏晓蓓,王淼.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电商聚集化“2+”模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作者简介:杨平(1995-),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北京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

    鞠箫倩(1995-),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北京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

    肖建宇(1999-),男,汉族,新疆伊犁人,北京联合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

    通讯作者:盛晓娟(1982-),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