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STORY体系构建 |
范文 | 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新媒体和共青团工作,现阶段高校共青团的服务对象多为95后、00后,该群体多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基于对赣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平台“青春赣师”的长期调研实践,构建了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政工作STORY体系,以形成系统化的新媒体运营模式,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的网络育人功能。 关键词:共青团;新媒体;网络育人;体系构建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和网络新媒体工作。习近平指出“要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1]他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因此,积极在网络上引导广大青年团员不忘初心跟党走、传播青春正能量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也为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政工作提出更高地要求。据统计,截至到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其中,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73.7%。[3]这意味着高校共青团服务的对象:95后和00后大多使用网络来获取信息。 一、现阶段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建设尚不成熟 近年来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建设呈现“井喷式”的发展状态,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建设主体多元无序、平臺定位不清不准、重复建设时有出现、维护管理不能持续、[4]用户体验性不够、存在条块分割、可读性不够等问题。[5]部分共青团微平台虽有日常运营,但是推送原创文章的频率过低,大多都是转发,缺乏自身特点,对团员青年吸引力不够。此外,还有一些团组织微平台与青年互动较少,有脱离服务对象的嫌疑,使得网络思想引领的效果不佳。 (二)新媒体运营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思想引领要取得成效,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关注学生在微平台体验后的变化。这就需要有一支信念坚定、结构合理、能力突出、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而且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较强的文字功底。但目前,许多共青团微平台只有一两名同志在负责,导致无法对青年诉求进行及时回复和处理[6]。亦或是有团队,但团队成员选拔、培训和考核并不到位,出现了部分新媒体运营人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等“缺钙”症状,导致无法把控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引领出现了背道而驰的情况。除此之外,团队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相关保障、激励措施不全。 (三)网络环境有待清朗 当前,各种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借助贴吧、论坛、微博跟帖、微信平台等多种方式,散布不良言论,攻击党的方针政策,宣扬不正确的价值观,诋毁人民英雄和肆意篡改中国历史等;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蓄意制造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破坏正常社会秩序;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教唆在校大学生进行网上违法犯罪等。网络斗争一触即发,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要主动肩负起网络舆情监控、清朗网络和时刻做好网络斗争的重任,在新形势下做好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STORY体系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紧紧围绕这三个根本问题来开展工作。在多年的共青团新媒体运营经验积累下,围绕三个问题,凝练了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STORY体系,这刚好与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相对应。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作为团属新媒体平台,理应传播好青年声音,讲好青年故事。其中,S(Subject)主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T(Team)、O(Operation)、R(Revolution)是回答如何培养人的问题,Y(Youth)着力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STORY体系图 (一)S:Subject 主题 重点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新媒体平台运营,内容为王。微平台的主题定位是关键。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要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内容保持一致,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T:Team 队伍建设 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新媒体运营队伍T(Team)是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共青团干部、学生骨干是团队的核心力量。加强网络思想教育者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6]高校共青团要按照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要求,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配齐建强队伍为重点,以提高工作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完善激励机制为保障,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突出、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队伍。加强理论和技能培训,完善激励考核体制机制,推动校与校间、省与省间的交流学习,提升新媒体团队的战斗力。 (三)O:Operation 运营 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网络话语,其具有简洁通俗、幽默诙谐、社会讽刺和时代创造等特点。[7]要讲好青年故事,就要用青年可阅读、可感知、可理解的方式来说故事。结合时代特征、青年特点、学校特色,融合共青团元素,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研发含阅读叙事、视听叙事、体验叙事、参与叙事的多媒体叙事文本,经过应用论证推广成为共青团网络思政运营多媒体叙事文本,以达到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R:Revolution 改革创新 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的动力。坚持改革创新,准确把握青年的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都是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平台需要坚持,并且长期坚持的原则。在改进中加强,运用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推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网络信息科学技术高度融合,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和组织吸引力。 (五)Y:Youth 青年 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充分调研了解学生情况,在查清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出实招。问题导向,学生缺什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给学生补什么,以增强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STORY体系在“青春赣师”运营中的应用 赣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平台“青春赣师”于2014年8月创立,自创立以来先后获得全国微信公众号排行榜第一、第三,腾讯微信排行榜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六,获得騰讯微信中部明星奖、全国高校最受欢迎的百强校园媒体中荣获“优秀校园媒体”、全国高校2017年中国(江西)高校传媒联盟“十佳校园新媒体”荣誉称号,获批中国高校传媒会员媒体单位、江西省青年新媒体工作站等。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经验的积累,STORY体系已完全应用于“青春赣师”微平台,如右表所示。 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STORY体系在“青春赣师”中的应用表 STORY体系项目内容具体应用 S 主题 Subject红色文化育人+新媒体形成了创红色班级,唱红色歌曲,听红色故事,忆峥嵘岁月,制红色作品等五个模块的定期推送内容 T 团队建设 Team团委新媒体发展中心下设采编部、记者部、美工部、技术部、公关部、网络部及人力资源部等七个部门。制定了工作例会、兴趣小组、考核奖励等一系列团队建设和团队竞争机制。 O 运营 Operation做接地气的“青春赣师”推送内容结合学生原创图片、文字、视频、漫画等载体;善于利用留言和评论等线上功能,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性;精心设计卡通人物形象;制作“青春赣师”专属文化产品。 R 改革创新 Revolution将共青团建在网上依托微平台构建网上共青团;发布话题与青年互动,倾听青年声音,了解青年的动态;实现活动线上直播。 Y 青年 Youth走向青年走近青年走进青年开设心愿墙、微查询、青春电台、我的大学、毕业二手买卖市场、粉丝聊天室、校园街景、赣师那些事儿、青春大电影、教务查询、查天气、查校历等功能,并开设“青春微榜样”、“青创客”、“最美团支书“等典型人物访谈栏目,为青春正能量点赞。 四、结语 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政工作STORY体系可针对各高校不同的特点,在内容上进行调整,可推广适用于各大网络新媒体平台,以传播好青年声音、讲好青年故事。关于STORY体系中的运营模式和创新模式还在进一步研究中,STORY体系为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政工作及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网络育人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今后研发网络新媒体叙事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0122. [4]张治国.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49152. [5]杨朝清.社会互动视角下“95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7(06):354355. [6]肖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研究初探[J].大学教育,2012,1(05):102103+111. [7]倪建均.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流行语泛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11):767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立项课题“网上共青团思想引领‘STORY体系下多媒体叙事文本模式应用研究”(2017LX100)和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途径研究》(16DJQN04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喆,硕士,讲师,赣南师范大学团委组宣部科员,主要研究方向共青团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