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陕南山区农林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范文 | 李永宏 摘 要:陕南山区属于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野生物产丰富,农林特产品品种多、品质优良。该地区信息闭塞,对市场行情预判能力不足,抑制了该地区农林特产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网络营销的发展,也给陕南山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诸多原因,农林特产业对促进陕南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未得到有效的发挥。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我们完成了汉中市3个县、分布在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的61个行政村农林特产业的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现场询问,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陕南山区农林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6个不利因素分析入手,探索陕南山区发展农林特产业的措施,通过发展农林特产业来促进该地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该地区走出贫困。 关键词:陕南山区? 农林特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8(a)--03 农村产业兴旺是农村总体振兴的坚实基础,是解决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就业等问题的前提。农村产业以县域为区域,以农村土地、人力、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农村劳动力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为途径,地域特色非常明显、业态类型丰富多样、利益联结高度紧密,是提升农业产业、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广大农民的产业” [1]。各级政府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农村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新的产业大量涌现,国家相关政策给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但陕南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仍然略显不足。 1 陕南山区资源条件、发展前景及发展机遇概述 陕南山区属于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如何乘乡村产业振兴之东风,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区特色农村农业经济,提高山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症施药。在行政区划上陕南山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市;地理位置主要处于秦岭南麓、巴山北麓及汉江流域。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间有汉中、安康、商丹等盆地,属亚热带气候[2]。 陕南山区自然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水资源纯净无污染、空气清洁。 辖区内大部分地域海拔在500~1500米,适宜于种植农、药、特种植物。 尤其是800~1300米的海拔高度,具有发展高山反季节绿色有机蔬菜、林产品、特种植物、中药材等絕对优势。据专家调查确认,这里有种子植种三千余种,野生动物四百多种,尤为盛产蚕丝、棕片、苎麻、桐油、茶叶、生漆等数十种土特产品以及山茱萸、五倍子、杜仲、绞股蓝、天麻、元胡、麝香、葛根等珍贵中药材,“药食同源”植物品质好、品种多、产量高。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开发绿色、天然食品和有机蔬菜、食品加工产业提供了极为天然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产业兴旺的前提是市场销售畅通。在没有网络的年代,该地区信息闭塞,农林特产品生产者缺乏了解市场供求信息和推销产品的渠道,抑制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信息闭塞的陕南山区带来了发展机遇,提供了推销农林特产品的平台。 2 陕南山区经济发展现状 2.1 陕南山区二三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陕南山区受大山阻隔,相对封闭。劳动者文化程度偏低,劳动技能和经营能力不高。农户经济底子薄、经济积累少,抵御风险能力弱。绿色、天然的农林特产品等特色资源开发不足,生产设施落后,产业链条短,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畅且未形成网络化,使陕南山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无法发挥[3]。 2.2 陕南山区农林特产品发展现状 陕南山区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虽然物产丰富、品质优良,但交易困难,自给自足的传统思想支配着这里的村民,在需要钱时用背篓背着、用肩挑着、手提着、两轮摩托车带着到就近的集市去出售,形成交易市场小、辐射半径小、对外交易量小、成本高,收益低的尴尬局面,很多农林特产品烂在山上或家里,不能转换成财富,形成“守着金山讨饭吃”的现象。因此,把分散的产品集中起来、把产品的信息发布出去、把集中的产品批量的销往外地、把烂掉的财富捡回来就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陕南山区各级政府相应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措施和办法,对农林特产品通过网络销售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政府投资建立了网络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了网络示范创建活动,壮大了网络营销主体规模,推进了民生领域网络营销的发展。以汉中市为例,市政府大力开展农商互联,积极打造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市政府先后组织本地电商、农林特产品生产经营、快递物流等企业赴外地参加产销对接会,签约及购销金额达44.45亿元(含意向)[4]。推动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陕南山区农林特产品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迅速改进,才能使农林特产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积极、更巨大的作用。 3 陕南山区农林特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1 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农林特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物流,专业化的物流可以形成聚合效应,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益。而山高路远、坡陡湾多、沟深路窄、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使得陕南山区物资运输极不便利,也让专业物流公司望而却步。农村物流配送力量参差不齐,在可及性、可靠性、服务水平、速度等方面,与城市物流存在着较大差异。加之山区经济基础薄弱、购销量较少,物流空载率高,造成物流成本偏高。生鲜、农、林、特产品冷藏冷鲜和冷链运输等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较为缓慢。造成物资外运必须亲力亲为,农户经营成本高、效率低。虽然通过各级政府多年的不懈努力,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襄渝、宝成、西康、阳安等铁路运输以及京昆、沪陕、银昆、福银等高速公路已经基本构筑起该地区内、外交通运输网络框架;通村公路也进行了拓宽和硬化,但通组公路、通户道路“毛细血管”依然不畅,仍是物品运输、成功交易的“瓶颈”,导致“网通路不通、信到货难到”的局面。 3.2 未形成自有品牌 产品质量好也需要通过认证、包装、宣传才能够打开销路、赢得消费者,进而实现长远发展。由于该地区绝大部分农林特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注册商标、更没有商标意识(如汉中市目前虽已拥有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6个、地理标志商标19个,但尚未注册统一商标[5]),导致优质产品品牌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区域品牌,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低、影响范围小,从而极大地影响了网络销售。 3.3 产品没有分类管理,产品品质未经权威部门认定 陕南山区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依然是面对面交易或等待购买方上门收购;农林特产品交易时大小不分、好坏不分,整体装车、整车外运、整车出售;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规格、分等分级管理、销售。而且,对产品没有质量认证意识,农林特产品不做检疫检测报告、不办理农林特产品卫生检疫合格证明,更没有产品说明。这样,既不利于产品的推销,也不利于对生产过程的反馈和改进。农林特产品的分级技術、包装技术、保鲜技术、储存能力极低,进城“最初一公里”仍然困难重重。汉中市在组织企业与京东对接过程中,163家参会企业仅有52家符合入仓条件, 其他企业均证照不全,致使企业产品不能在知名电商平台上架。产品还没有形成优质优价,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高。 3.4 “山沟经济”为主导,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受“山”的限制,陕南山区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分散作业、户均产量低、发展规模小,农民增收主要以畜禽养殖、房前屋后种植经济作物、采挖野生药材和外出务工为主, “山沟经济”明显。“因‘沟制宜、分散生产、跟风种植” 是该地区农户的普遍生产方式。先天的可耕作土地分散使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形成以自家居住的“山沟”为耕种范围、进行劳作的自给自足的格局,没有也不可能形成规模生产。因缺乏市场信息、缺乏销售渠道,能销售则销售,不能销售留着自用甚至烂掉。交易时机、交易量、交易价格甚至是否能成交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村一品”战略由于市场不稳定而引起农户的不满,同时挫伤了农户和政府部门干部的积极性。跟风种植、分散销售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化水平低。农林特产品生产区域分散,因此规模生产、规模经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产品火爆热销时,将不能满足供货需求,从而导致无力接受大额订单,规模效益低。 3.5 缺乏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陕南山区农林特产业的发展,缺少营销模式新、产业带动能力强、网络销售规模大、市场认可度高的生产、经营龙头骨干企业。农林特产品转化率低,加工链条短,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网络销售规模小、市场认可度低,难以辐射带动本地农林特产品种植、深加工企业发展。 3.6 电商工作站覆盖率高、利用率低 通过政府近几年的大力投资、扶持,大部分村建立了电商工作站,村村通网络,但利用率很低。村级电商工作站有办公地点、有设备、有网络,但农林特产品上网交易少。农村电商业务的渗透率依然不高;农林特产品电商平台创新能力不强,运营服务和管理水平滞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低、盈利能力较弱,难以持续发展,推广力度小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4 改进措施 陕南山区如何借乡村产业振兴之机遇、乘扶贫攻坚之快车,从长远改变连片贫困面貌、从根本上培养自身致富造血功能?本文认为应围绕农林特产业的发展,从以下七个方面全面加以改进。 4.1 强化物流合作 建立镇级农林特产品收购站,指导专业合作社、农户在产品生产、收获、储存、加工、分类分级管理等方面的操作规范,将分散在“庭院”“山沟”里的产品,合理、科学地集中到镇级收购站,解决散户销售困难问题;并利用镇级交通的相对便利条件,从而有效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建设市级区域物流中心,根据县区经济现状建设县区次级分拨中心或小型分拨中心,加快乡镇分拨点建设和村级寄递代办点建设,降低购物末端的运输物流成本。灵活运输方式、提高保鲜技术、储存能力,形成择时规模外运,减少低效率的外运方式,既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又可以“待价而售”提高利润空间。 鼓励各县区整合域内物流资源,建设物流体系,增强镇村站点快递物流服务可选性,探索市场化解决方案,建立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协调交通局、邮政管理局督促本地运输公司、邮政公司在物流站点建设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4.2 外包商标设计、注册产品商标 政府部门根据域内产品的优点,聘请专家为本地农林特产品设计优美、富有特色的商标并及时注册、宣传,是陕南山区尽快解决产品知名度不高的关键。如高山无公害、绿色反季节蔬菜已经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没有自己的品牌。设计、宣传商标,建立自己的产品品牌已经刻不容缓。只有政府主导、高度重视、立刻行动,才能完成这样的工作,依靠镇、村或农户是很难完成的。同时,政府应该着力于农林特产品的品质证书管理,把好产品品质关,以保障产品质量及商标的含金量,同时,提高产品宣传档次和质量。 4.3 强化分类分级管理、提高产品宣传档次 政府组织专业人士,通过查阅资料、咨询、外出学习、联系购货商及产品质量管理部门等途径,掌握农林特产品的分类分级管理要求和标准,并对农户“先培训、后操作”,对农林特产品加强分类、分级管理,采取“分级定价、优质优价”定价策略。同时,设立质量管理专业技术岗位,指定并培训专人专门负责分类、分级管理工作,深入生产现场指导农户开展产品分类、分级管理,从而有力的保障产品的质量,并及时建立起质量保障管理体系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长远发展的视角,保证产品的质量、品相,赢得消费者喜爱,为赢得网销品牌练好内功。 同时,应结合市场需求,打造供应链体系,加强农林特产品的分级、包装、营销,支持农、林、特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建设,并及时建立质量认证、地方品牌培育、产品质量追溯、质量责任追究等综合服务及管理体系。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本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自有品牌。 4.4 政府指导,抓大放小,精品种、提产量,提升规模效益 县级政府应根据本县的自然环境特点,科学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合在本县域内种植、品质好的农林特产品进行大面积种植,形成“一县一品、一市几品”的规模效应。切忌品质多、产量低,这样才能满足“面向世界、上网销售”的需求。如汉中市城固县种植元胡药材为例,该县域内大面积种植元胡,产量占全国元胡产量的近一半,对全国元胡的品质标准制定和定价已产生较大的影响。该县应进一步做好元胡的有效成分含量标准的制定和检测工作,使自己对全国元胡的品质有标准制定权,更有定价权。 同时,应扎实地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以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带动周边散户生产者。 主要是由现有的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的产品为基础,带动、辐射、吸引周围分散的农户种植、养殖相同产品,由专业合作社统一产品生产环节、统一产品质量要求、统一进行收购、统一对外销售,“以大带小”“以基地带散户”,逐渐“滚雪球”发展规模生产。 4.5 政府注重产业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村电商业务 为发展前景较好的特色农林特产品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深化同国内一线网上交易平台合作力度,不断优化特色农林特产品线上营销宣传机制是电商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政策上大力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在城市建立“产地直供、产地直发”的特色农林特产品连锁、直营、集配等富有“秦巴”特色的农、林、特产品线下体验、销售集散中心,实现“农超、农校、农企、农餐”紧密对接,解决农、林、特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政府搭台请专业电商运营团队为农村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包装设计、培训孵化、运营推广等公益性服务,将其尽早融入电子商务经营体系中,支持农、林、特产品质量的标准化、认证、追溯和品牌培育,进一步推动农村产品产业化企业的发展。 4.6 加强镇级电商工作站内涵建设,减少甚至取消村级电商工作站 近几年,各级政府部门在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目标是农村电商村级100%全覆盖,这是财政资金的浪费。因为电商平台信息覆盖能力强大,村级电商工作站利用率极低,不需要村级电商全覆盖。电商工作站建设达到镇级全覆盖就足够了。大力发展山区农村电商业务的工作重点是进行电商平台的内涵建设,提高农村电子商务运营质量和水平。 同时,积极与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合作,大力开展农商互联,引导和帮扶农业产业化企业, 积极开拓更加广阔的农林特产品信息发布渠道和市场。建议政府拨付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农林特产品营销宣传推广、对接合作交流及電商培训等专项支出,促进电商经营平台的内涵建设,提高电商的宣传、运营能力。 4.7 加快农林特产品深加工建设步伐,改变初级产品销售局面,增强秦巴山区工业生产能力,扩大利润空间 利用本地区是农、林、特产品的原生产地的优势,加快推进农、林、特产品深加工的步伐,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 建设对中药材有效成分提炼的深加工生产线及食材的深加工生产线,改目前“种植—收割—销售”为“种植—收割—加工—销售”。通过转型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并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农林特产品深加工成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推进农、林、特产品深加工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同时完善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考评机制,形成深加工产品的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彻底改变初级农林特产品直接对外销售,售价低、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的局面。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Z].2019-06-28. 360百科.陕南[EB/OL].https://baike.so.com/doc/6302007-6515 531.html. 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Z].2012-05-22. 汉中市商务局.2018年工作回顾及2019年工作思路措施[Z].2018-12. 汉中市商务局.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2018)[Z].2018-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