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户的市场风险问题研究 |
范文 | 张焱 冯璐 摘 要: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风险逐渐超过产量风险成为农户所面对的主要风险。茶叶是云南的主要产业之一,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有800多万。通过一对一的实地调研,探究云南茶农所面临的经营模式、产品销售、信息获取等市场风险,識别影响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建立健全茶叶市场预警机制等方式不断提升小规模茶农的抗风险能力,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户 ?市场风险 ?经营模式 ?销售 ?信息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9(b)--03 处于市场前端的农业生产者农户既是自然风险的受害者,又是市场风险的受害者。其中,自然风险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所导致的危害物质生产、经济活动,甚至生命安全的风险[1,2]。市场风险则是未来市场价格的不确定等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其既定目标的不利影响,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市场风险会逐渐超过产量风险成为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风险[3,4]。对于云南主要传统产业之一的茶叶,担负着约占云南总人口15%的茶农生计问题。通常,诸如干旱、洪涝、冰雹、病虫害等农业自然风险将会导致茶种植农户的茶叶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或者茶叶品质遭受严重影响;而诸如供给与需求、宏观政策、突发事件、价格波动、生产资料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则使茶农有茶卖不出去或卖价不好,最终极大地影响茶农的收益。因此,探讨云南茶农当前所面临的市场风险问题,有助于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逐一解决,以促进云南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 1 调研的基本情况 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式从云南主要产茶区中选择了西双版纳州、楚雄州、普洱市和临沧市4个州市作为调研区域,在其下辖的4个产茶县中随机抽取8个村寨240户农户开展一对一的访谈,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28份,有效率为95%。 根据调研,德宏州的家庭户均总人数最大,达到4.53人;临沧市的劳动力、女性人数和种茶人数均占比最大,分别达到84.16%、54.46%和55.44%。总的来看,样本茶农家庭人员总数约4人,其中16~60岁的劳动力占比76.38%,女性人数占比50.13%,种茶人数占比52.76%。由此可知,云南省一般家庭人数约为4人,劳动力占比较大,且在种茶区域内,家庭中从事茶叶生产的人员超过一半,如表1所示。 对于茶农的文化水平,在各个区域中,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初中及以下的农户占比均超过91%,其中,临沧市初中及以下的占比96.55%。德宏州情况稍好,但初中及以下的也占比84.22%。总的来说,云南茶叶生产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人员超过90%,大多数农民最多读到初中就不再继续深造,如表2所示。 2 茶农的市场风险 2.1 茶农的经营模式风险 当问及“茶农的经营模式(单选)”时,在四个区域中,只有普洱市有近一半的被访家庭与大型茶叶公司签订了合同,其他三个区域的被访家庭茶产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是个体经营。总的来看,云南有近4/5的家庭为自己独立经营茶叶,而约1/5的家庭选择加入专业合作社、种植协会或与大型茶叶公司签订合同进行生产。可见,云南茶产业发展仍大规模集中于小农生产模式。 当问及农户“茶种植过程中和下面哪些公司(单选)或经销商签订合同”时,在四个区域中,只有普洱市有43.86%的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有合同,其他区域大多数农户与任何公司均无合同。德宏州、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州分别有100.00%、81.03%和76.79%的农户选择“无合同”。 由表4可知,大多数农户没有与任何公司签订合同,这个比例高达75.00%,与龙头企业签订了合同的农户占比11.84%;与茶叶收购商签订了合同的农户占比9.21%,其他类型占比很小。 此外,当问及农户“如果签订了合同,公司或经销商是否有毁约的情况(单选)”时,仅有个别人回答有毁约情况,98.76%的农户表示公司或经销商没有毁约的情况。当问及“农户自身是否有毁约的情况时(单选)”,97.53%的农户表示没有毁约行为。可见,只要签订了合同,大多数公司、经销商或农户本身均能履约。 2.2 茶农的销售风险 当问及农户“茶叶销售渠道(可多选)”时,大量的农户把茶叶卖给本地小商贩,只有少量的农户通过合作社、企业收购,四个区域均没有与农户签约企业。其中,德宏州100%的被访者茶叶均卖给了本地商贩;普洱市和临沧市84%以上的被访者茶叶是卖给本地商贩;最少的西双版纳州也有约70%的被访者茶叶是卖给本地商贩的。此外,还有少量农户是自己零售或卖给其他企业、批发商或经纪人。 云南农户的茶叶销售方式(单选),首先主要为现卖现付,达到68.86%;其次是定期结算,占比17.98%;最后是预付定金,占比8.33%。其中,德宏州100%的被访者茶叶销售收款方式为现卖现付;西双版纳州,该州66.07%的被访者茶叶销售收款方式为现卖现付;临沧市65.52%的被访者茶叶销售收款方式为现卖现付;普洱市分别有45.61%和43.86%的被访者茶叶销售收款方式为定期结算和现卖现付,如表6所示。 2.3 茶农的信息获取风险 当问及农户“您平时了解茶树苗、茶叶价格等种植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可多选)”时,各个区域有一定的区别。其中,德宏州排名前三的信息获取渠道是“集贸市场”“茶树苗、肥料、农药公司或茶叶商贩”和“亲朋好友”,各占比73.68%、66.67%和47.37%;西双版纳州排名前三的信息获取渠道是“亲朋好友”“茶树苗、肥料、农药公司或茶叶商贩”和“网络手机”,分别占比82.14%、39.29%和30.36%;普洱市排名前三的信息获取渠道是“亲朋好友”“网络手机”和“广播电视”,分别占比63.16%、59.65%和56.14%;临沧市排名前三的信息获取渠道是“亲朋好友”“网络手机”和“广播电视”,分别占比53.45%、50%和46.55%,如表7所示。 总的来说,农户对茶树苗、茶叶价格等种植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是“亲朋好友““茶树苗、肥料、农药公司或茶叶商贩”“网络手机”“广播电视”或“集贸市场”。 当问及农户“您从亲朋好友、商贩、公司等处了解的茶树苗、茶叶价格等信息是否有虚假或恶意欺骗的情况”(单选)时,在四个区域内,普洱市有一半多的农户认为存在虚假或恶意欺骗;临沧市和德宏州分别有33.77%和33.33%的农户认为存在虚假或恶意欺骗;西双版纳州的大多数农户认为不存在虚假或恶意欺骗,只有不到15%的农户认为存在虚假或恶意欺骗,如图1所示。 总的来说,大多数农户认为获取的信息比较真实,即有66.23%的农户认为不存在虚假和恶意欺骗情况。 3 结语 根据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云南茶叶种植农户家庭人员多为4人,劳动力人口和种茶人口占比较大,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为初中及以下。第二,大多数茶农的生产和销售均未与企业、合作社等签订合同,以小农生产为主。少数与公司或经销商签订过合约的,一般不存在毁约或违约情况。第三,大多数茶农采取现卖现付的收款方式,主要销售给本地商贩,是茶叶价格的接受者,多数茶农无议价权。第四,茶农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于周边的亲朋好友、集贸市场等,以及广播电视和网络手机,超过一半的茶农认为获取的信息比较真实,不存在欺诈。 总的来说,云南茶生产农户面临着较大的经营模式、销售和信息风险。应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建立健全茶叶市场预警机制拓展信息获取渠道等方式,不断增强小规模茶叶种植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肖望喜,陶建平,张彩霞.农户禀赋、风险可控制感与农户自然风险认知[J].统计与决策,2020,36(01). 王瑞文.浅谈国内金融市场风险的应对与防范[J].中国商论,2020(03). 张蕾,曹渊,王琦.交叉套期保值能够降低农业市场风险吗?[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