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
范文 | 吴方强 陈秀秀 摘 要: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到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制约院校总体水平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电算化能力有较大发展空间;缺乏专门的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督,工作过程缺乏监督管理;财务预算不够科学,风险意识比较薄弱。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会计从业人員应该从自身工作内容出发,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并促进监督检查机制的完善,通过提高风险意识,在科学预算的前提下,完成本职工作。本文探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管理 ?策略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对于保证高校资金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资金是高校所有工作运转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实现高校资金正常运转,学校的其他方面工作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更加灵活多样的资金来源支撑。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存在较多问题,若不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高校的发展必然受阻,所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一、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加强对工作流程的控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从建立健全高校财务规章制度入手,用完备的规章制度约束每一个人,加强对财务工作流程的控制,才可以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财务工作流程上存在较多漏洞,很多人利用流程上的漏洞牟取私利,造成高校的损失。高校财务管理负责人可以从日常报销流程、借贷流程等入手,建立健全工作流程制度,使报销流程和借贷流程更加完善,确保每一个审批环节的有效性,加强对工作流程的控制。财务管理内部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强对管理岗位的人员投入,改变现阶段重核算、轻管理的现状,需要加大对内部管理工作岗位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合理分配岗位人员,使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岗位职责分明,杜绝在工作流程上出现漏洞,使平时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更加完善。相关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一视同仁,不要因为身份原因搞特殊化对待,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才能够达到好的控制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工作内容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工作中使用的技术日新月异,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自身的学习,通过提高自身水平,使财务工作过程更加专业高效,达到新时代的新标准。另一方面,高校工作的不断发展,教学活动日益增多,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更加繁杂,财务工作人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从工作中学习,在工作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才能够胜任高校财务工作。财务工作人员可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工作中,建立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利用高科技实现工作过程的精准对接,加强对工作内容的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将财务工作内容、进度完全记录下来,相关工作人员交接工作时,可以保证工作内容的完全交接,避免出现因工作人员流动而使财务工作内容交接不全面,不及时等,对于加强工作内容控制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风险处理能力 目前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预算、核算成本、控制分析等方面无法提高对资金风险的防范。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外界宏观环境的分析,面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提高自身决策能力,规避高风险的财务活动,确保资金安全。高校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学校因举债过度或者有不良款项出现的筹资风险、对外投资风险、收支不平衡等主要风险。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高校收支平衡管理,加强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对学校固有资产加强管理,尽量避免高校财务风险。当然,财务工作人员还需要提升自身风险处理能力,在风险的事后处理上必须稳准狠,确保高校日常活动的损失最低化。必要时,财务部门内部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加强对流动资金的监督管理,掌握每一项资金的动向,确保资金流动安全。 四、结束语 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保证高校资金安全的必要手段,对于高校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工作人员需要从自身工作内容出发,严格遵守工作规章制度,对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以控制,保证工作内容有效性和工作流程正确性;同时,财务工作人员需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财务工作的科学性;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处理能力,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洋琴.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思考[J].上海管理科学,2019,41(4):112-1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