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范文

    田 华

    摘要:本文以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关系研究为切入点,结合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实践,在分析现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监管新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

    现阶段,由于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脱节,现行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模式影响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社会功能和价值的实现,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发挥,与建立服务、责任、节约型政府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变革现行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我国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进行了不断深入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应该看到,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视角探讨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的问题比较少。本文基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思考,以期寻找新的突破。

    一、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项资产管理改革措施的推进,一些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日益成为制约资产管理改进的主要瓶颈。

    (一)在资产形成上,配置无序形象难以遏制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购置资金的使用支配权在各单位。资产的配置缺乏总量供给规划和有约束力的配置标准,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购置上存在随意性乃至盲目性,部分单位追求“高精尖”、“功能全”,不计成本不计效益,造成提前更新、重复购置和不适当购置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由于不同部门经费供给水平的差异和购建资金来源渠道不一,导致单位之间占用国有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

    (二)在资产使用上,效率低下问题依然突出

    在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实行供给制,资产(金)使用的无偿性和监督、考评机制的缺乏,导致不少单位重钱轻物、重购轻管,资产购置后,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办法。有的保养、检修、维护不当,有的超常规、破坏性地使用,造成设备快速老化,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果和寿命,有的资产则因使用不合适,得不到及时调换或处置。同时,不少单位将财政供给资金购置的资产,视作单位自有财产,不愿也不服从资产管理部门的调配,而资产管理部门对此并无制约手段。

    (三)在资产处置上,资产及其收益流失情况时有发生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为国家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占有和使用权,但在实践中,由于产权统一管理机制难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形成、使用、处置大部分由各单位自行掌握,“单位占有、使用”实际成为“单位所有”,随意将资产调拨、出租、转让、改变资产使用功能或违规处置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导致了资产及其收益的流失。

    二、现行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上述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现行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制度安排的缺陷。

    (一)从管理理念上看,存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目标的差异

    现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传统的资产管理理念重点在于资产的后期管理和实物管理,对资产的前期配置、后期绩效评价以及对资产的价值管理等重大问题长期缺乏研究,“保证国有资产完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其最大目标。而预算管理模式迄今为止仍然是以投人控制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模式,即以控制支出为主,在预算编制中偏重于控制投入(支出)的增长幅度和数量,在预算执行中强调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和数额执行支出,以控制超支为管理重点。因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当年预算收支活动的合规性,而对支出活动结束后形成的那些资产则并不关注。

    (二)从管理体制上看,存在资产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职能配置的脱节

    受传统管理理念的约束,资产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上的职能界定不够清晰,分工不够明确。从资产管理部门的角度看,由于资产购置资金的分配使用权在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各单位的资产形成基本没有约束力,资产管理的职责限于“出口控制”;从财政部门角度看,其职责与管理理念相应,在于“投入控制”,但重资金量的控制。轻资金使用方向的控制,资金形成何类资产、是否合理并不了解,客观地造成了资产形成无序和配置失当等问题的存在。

    (三)从管理机制上看,在资产形成、使用和处置各环节均存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脱节

    在资产形成机制上,存在增量投入与存量调整的脱节。以增量调整资产分布和使用是优化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按照现行的职能划分,资产的增量由财政部门的预算安排投入。对于财政部门而言,由于未建立资产预算制度,现行的资产预算安排只是采取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而不是以各单位存量资产的数量多少、质量优劣以及分布类型为依据,因而资金投放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目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在处置和非经营性转经营性使用中,会产生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经营收益等非税收人。按现行制度安排,资金和经费由财政部门核定使用,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收入无安排使用权。因此,与税收和其他收费收入相比,该类收入虽然规模有限,但未将其纳入预算,对资产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也是当前资产余缺调剂机制难以建立、资产优化配置难以实现的深层次因素。

    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资产管理新模式政策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职能配置

    改革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要合理职能配置,从管理体制上明确资产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分工与合作。要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理顺与明晰资产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即财政部门作为宏观综合部门,行使决策权,负责制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宏观政策法规,以及国有资产的预算审批、经费支出和收益管理等工作,并从价值形态上对单位资产运用情况进行考核。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为执行事务部门,行使执行权,负责资产管理,按照既定的政策实施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包括资产预算审核、产权管理、资产购置、使用和处置等工作,从实物形态上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国有资产的配置优化、使用高效和处置规范。监察、审计部门实施监督,行使监督权。

    (二)健全管理机制,实现有效结合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其核心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性资产预算制度,从资产形成、使用和处置各个环节上建立结合点,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第一,在资产配置上,实行资金预算联合会审的工作机制。即在建立行政事业性资产购置预算的基础上,在资产预算安排中。增加资产管理部门审核的环节,改变资产管理部门在资产形成管理上的缺位,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申报、资产管理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批的工作流程。为提高配置效率,可推行集中预

    算。即房地产、车辆等重点资产的配置计划,由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报经财政部门审批后,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配置和监管;大型专业仪器设备的配置计划,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经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一般办公设备等资产配置计划,由各单位依据资产配置标准提出,经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并报资产管理部门备案。第二,在资产使用上,实行资产和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资产和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存在资产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共同缺位,应由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建立资产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制定评价制度与指标体系,选择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方法。对资产管理水平、预算、成本、使用、效益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准确地考核和反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资金供给和资产分布,促进资产占有使用单位合理利用资产,以节约财政资金,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资产与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第三,在资产处置上,实行资产处置与收益统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即要改变财政部门在资产处置管理上的缺位,将资产处置变现收入和各类“非转经”资产收益,一律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资产的“出口控制”。鉴于目前不少地区已开始实行机关福利阳光化试点,而国有资产收益是重要来源,为确保国有资产收益的统一管理与实行统一福利相结合,对不同性质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作如下分类管理:(1)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属于实行统一福利的范围,其资产收益应全额上缴;(2)与财政部门有经费预算关系的事业单位,按部门预算统筹安排的要求,其资产收益可按比例上缴;(3)与财政部门没有经费预算关系的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根据占有国有资产情况和年度收支结余,其资产收益实行结余上缴。

    (三)完善制度配套,推进科学管理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还需要建立健全以下制度和措施,加快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改革进程。一是健全资产基础性工作管理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地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全面了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情况,建立规范化的产权登记与国有资产台账制度,为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全面、高效的支持。二是建立和完善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开展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做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制定统一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标准。由于缺乏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均占有资产合理性的研究和界定,资产配置少有可参照的量化标准,客观造成资产配置控制上的困难。因此,资产管理部门应在摸清各部门资产占用情况的基础上,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财力状况,建立健全各类资产配备标准及费用定额,并逐步更新和完善。使资产配置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四是建立以政府采购制度为主的资产购建方式。行政事业性购置资产的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的有效制度,因此,行政事业性资产购置活动应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这样不仅能降低资产形成成本,节约政府财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而且能实现资产形成的源头控制,全面掌握资产采购信息,为实施资产的全过程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五是建立资产调剂制度。对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新购建的资产。要从现有资产中调剂。同时,可以运用拍卖、联营、租赁等形式实现资产的流动,采取激励与惩罚相结合,鼓励和促使资产占用单位及时清理闲置资产。并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不同单位的资产状况和使用要求进行无偿调拨、重新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

    参考文献:

    [1]毛程连,《公共财政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文宗瑜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及改革研究》,www.crifs.org.cn,2006-2-22。

    [3]王晓玲,《论预算管理改革与资产管理改革的结合》,《经济论坛》2006年第16期。

    [4]王洪波等,《关于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制度的设想》,《中国机关后勤》2001年第8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