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技工学校物流运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范文

    梁伟民

    摘要:物流运输实务作为技工学校物流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如何通过课内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课程的变革,有效的组织学生实训、操作,巩固和深化运输实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物流运输组实务 教学 改革 技工学校

    一、引言

    “物流运输实务”是物流管理及货物运输等相关专业长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具有物流运输业务的市场处理与开拓能力,具有物流运输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及整体流程的操作、跟单能力的,具有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由于本课程涉及的知识多、范围广、内容复杂,实务性强,所以对于还未走入社会的学生们,在学习时难免会感觉难度较大,而且有时还会觉得枯燥和乏味。所以,对于该课程内容及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的运用的思考与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校物流运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当前,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陈旧,固守多年的教学习惯,不舍得丢弃,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新需求。其具体表现在:

    (1)实训条件普遍较差,无法满足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条件

    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国很多技工学校实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基本以软件为主,由于没有经营实体,有硬件也难以真正运行,还有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实训室,完全是纸上谈兵[1]。实践性教学环节十分薄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学生必须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都得不到训练。这样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且缺乏实践经验

    我国技工学校物流教育起步较晚,许多技工学校物流专业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演变而来的。物流师资力量大多是从机械工程学、交通运输学、宏观经济学、管理科学、计算机、营销学等专业的教师转行过来的,真正物流专业毕业的教师几乎没有,教师本身对物流缺乏系统的了解,专业水平不够,同时更缺乏物流实践经验,书上讲什么就教什么,不能联系实际展开来。这也导致学生在校获得的知识与实践脱节。

    (3)强调物流理论知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现代物流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因此,物流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很高[2]。应用型物流人才不仅要掌握物流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很多技工学校物流专业教育教学中仍然片面强调物流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仅有少数技工学校建立了从订货开始,通过生产、存储、配送、发货直至到货过程的物流网络模拟教学实训室,大多数开设物流专业的技工学校还没有建立面向市场、操作性强的物流实训室。另外,很多技工学校与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部分物流理论,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成为物流企业里“不好用”的人才。

    (4)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不少技工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没有准确把握技工教育的特点和物流工作岗位对初、中级应用型物流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计划模式,课程设置追求完整性,多而杂,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尤其忽视了实践课的比例,结果是学生什么都学了,但实际上却什么都没真正懂,什么都不精,实践动手能力更是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

    三、针对运输实务课程教学提出的建议

    (1)设计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

    该课程授课计划的制定要从横向入手,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把教学过程分为公路运输实务、水路运输实务、铁路运输实务、航空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实务、联合运输实务、特殊货物运输实务七个模块,同时配合各模块具备的共性知识点,集中讲授运输管理决策、经营管理、成本核算三个模块。在模块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实际案例及业务操作方法。通过案例了解业务的真实流程和全貌,然后再将各个知识点运用到案例分析和操作中去[3]。这样既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又能规范自己的业务操作,避免发生违规行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既使得原本枯燥、空洞的授课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每章节将结束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共同作小结,让学生明白这一阶段需要掌握哪些问题,需要学生们回答的内容可以是我们接下来将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这样的方法又同时与合理的安排教学导入相结合,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为任课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动脑,深入研习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又能启迪教师的思路。通过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方法,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再沉闷,能够主动思考,领会教师意图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强化能力培养练习可以保证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吸收,是物流运输实务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特别对于单证部分的消化吸收。在情景教学法的同时,可以加上单证部分的填写和流转,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讲评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程所学。这些练习可以作为技工教育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资源优势

    教师可更多的利用网络和视频开展课堂教学。把课件和图片录像等穿插在授课过程中,这对某些章节的理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实践表明,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喜欢看图片和录像,这是因为录像媒体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学生通过由形、声、光、色组成的优美生动的画面容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受到思想上、的熏陶。因此,组织得好的电视录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注意,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同时,视频教学能让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以弥补学生缺少校外实践环节的不足。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用以提高学生的初学积极性。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穿插与本章节运输方式相关的时事案例,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效果。

    (3)课内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实训、操作)

    实训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有利补充,通过上机和社会实践,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操作技能,如果实训内容能够和社会实际应用匹配,就能有助于学生就业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岗位。此外,如果具备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运输企业进行实际的参观和顶岗实习,学生通过实习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认清运输行业人才的需要层次和状况,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最终,会使学生跳出传统的学习模式,为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教学中来。

    实践教学是职业技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技工学校物流人才培养中,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实训室,创造良好条件,使物流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根据物流专业的需要和高级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工作岗位特点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直接面向生产第一线,模拟物流企业生产第一线的“职业环境”,熟悉物流构成要素及生产过程和实际操作方法。另外,技工学校必须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大量依托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物流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或从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

    总之,完善物流运输实务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体现培养以能力为中心的技工教育特色。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不断探讨、研究教学方法,为适应对外经贸易的全面发展而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金土. 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J]机械职业教育, 2006,(03) .

    [2] 何守元.培养高职高专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6,(12)

    [3] 巩汝训,李英杰. 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 2004,(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