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内部控制在邮政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陈秉国 摘要:邮政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其相关管理制度比较健全,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邮政企业面临着原有制度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邮政企业需要改善和重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保障邮政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从邮政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着手,探究现阶段邮政企业内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重构内控体系的具体措施,以全面提升邮政企业内部控制效率,逐步实现邮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 ?邮政企业 ?财务管理 ?内控体系 ?措施 一、邮政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邮政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邮政企业借助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调节本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确保企业发展能符合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从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控制,规范自身运营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还能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确保邮政企业在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推动邮政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邮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邮政企业财务人员的行为,用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应对各项管理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工作水平,还能有效监督和管控邮政企业其他管理人员的行为,确保管理活动的高效进行,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邮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邮政企业的治理体系 邮政企业强化内部控制,主要从企业自身出发,进而调整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和流程,实时监督和控制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规范员工行为,确保企业内部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完善企业治理体系,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体制,推动邮政企业向着现代化、全面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 二、现阶段邮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探究与实践,大多数邮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方面依旧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内控环境缺失,有的企业在内部控制认知方面存在着偏差,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缺乏必備的内控环境基础,影响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能结合本企业运营活动中的关键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一旦发生财务风险,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风险管控,使得内部风险控制力度受到限制;第三,邮政企业内部有不同的管理条线,虽然同一层面有相应的协调机制,但是在内控方面还没有形成合力,或者是内控整体合力不够强,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内控制度的执行成效;第四,岗位设置不合理,履职不到位或部分内控岗位的缺失,极易造成内控风险,再加上信息化程度不达标,极易形成内控风险;第五,邮政企业管理层出于效益因素方面的考虑,企业内部大多都是基于业务、管理条线设置部门和岗位,极少有基于内控或风险管理的要求设置部门和岗位,同时内控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不够完整,存在着监督漏洞,从而影响内控的实施效果。 三、改善和重构邮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内部控制环境氛围 首先,要完善治理机构就要组建专门性的内控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成立由总经理领导的内控项目小组,内控项目工作小组组长由总会计师或者财务总监兼任,确保内控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其次,将内控相关内容的培训和宣传由专门的内控项目小组负责,做好风险管理、内控执行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全面提升内控意识;最后,不断完善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多选拔晋升空间,实行财务“岗位轮换”管理,杜绝徇私舞弊等行为,并对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增强其职业素养,为内控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二)构建内部风险评估系统 首先,设置独立的内控风险评估机构,专门负责本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引进现代化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从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详细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明确关键风险,制定相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降低邮政企业各种风险的发生;其次,按照风险评估结果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并制定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内部风险控制措施,有效平衡各项控制措施的成本与收益,加大风险管控力度;最后,制定邮政企业内部文件复核制度,从企业的资金审批、超额预算、“业财对账”等多个方面进行风险预测和评估,并将其归入邮政企业业务绩效考核范畴,全面提升内部风险评估质量。 (三)加强内部控制活动管理 首先,邮政企业要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管理,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其次,加强预算控制,从企业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明确预算项目,制定预算标准,完善预算程序,分析预算偏差,提出补救措施,增强预算执行力度;最后,抓住关键点进行内控活动,梳理本企业业务类型,了解业务流程,找到相对应的控制节点,明确业务流程控制关键点,制定相应的关键控制措施,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控制活动,提升内控质量。 (四)搭建信息沟通交流平台 邮政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引进和选购信息化、现代化的处理软件,在企业内部搭建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将其纳入内控体系构建中,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实时共享,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内控信息在内部管理层、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方面交流反馈,一旦在沟通交流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汇报并解决和完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内部信息的集成共享,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确保信息沟通交流的顺畅性,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完善内部监督管控体系 设置独立的内部监督管控部门,专门负责内控活动的监督和再评审,把内控监督活动归入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中,明确规定监督职责,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监督管控氛围。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加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价值,借助外部审计确保内部财务报告的公正性,要将内控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监督评审相结合,加强业务、财务、检查及其它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设置基层内控岗位,建立常态化的管控机制,逐步完善邮政企业现有的监督机制,全面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邮政企业重构内控体系主要从内控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交流、控制活动、内部监督管控这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构架,确保内控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邮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其风险防控能力,实现邮政企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继红.内部控制在邮政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210. [2]郑永刚.邮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构建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7(32):28-29. [3]范春晖.刍议内部控制在邮政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3):173+17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