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取消许可对企业账户管理的影响和对策 |
范文 | 陈晓凌 关键词:取消许可? ?账户管理? 影响对策一、取消许可对企业账户管理的影响 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根本目的是以权力“减法”、服务“加法”激发市场“乘法”效应,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取消许可对企业账户管理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一)提升企业开户便利度 一是缩短开户时间。企业开户环节由开户银行受理、人民银行核准“两个环节”精简为开户银行批准“一站式”服务,提升了企业开户方便、快捷的体验感。据统计,取消许可后,企业开户的平均时间由3至4天缩减到1天左右;二是加速资金周转。新开立账户当日启用并可办理资金收付业务,为企业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盘活账户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加速社会资金周转提供了便利;三是降低开户成本。大大降低了账户资料传递、开户许可证印制等时间、人力和财力支出,部分银行以取消许可为契机,降低或减免了企业开户手续费、企业网银等费用。 (二)强化银行机构主体责任 一是坚持“了解你的客户”原则。《企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对开户实名制核验提出了明确要求,压实了开户银行对企业开户身份识别的责任;二是落实开户风险防范措施。各银行机构强化对多头开户、出租、出借账户、虚假开户等重要风险的防范,加强对账户唯一性、备案及时性、意愿真实性等重要流程的监控;三是实施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银行机构通过对企业开户资格和实名制符合性动态复核,加强对账户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实施全周期风险监测和控制。 (三)促进账户服务创新创优 一是优化开户流程。银行机构将原开户、网银、对账等多个协议重新整合成一份账户管理综合服务协议,缩短签约填单时间。同时,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预约开户渠道;二是推动产品创新。江苏省内工、农、中、建、江苏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机构与省市工商、税务等部门开展信息共享合作,创新“工商企业通“、“企业开办全链通”、“e开户”等产品,实现开户“在线申报、在线审核、在线发放”的网络化流程;三是提升用户体验。部分银行推出“对公开户免填单”服务,在银行核心系统输入企业名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系统将自动打印含企业注册信息的开户申请书。 (四)推动账户监管更严更实 一是监管职责更加明晰。银行机构独自承担核验真实、完整、合规等主体责任,人民银行由事前核准变为事中、事后监督,更加强调和突出了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责;二是监管手段更加科学。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直接对接工商数据,运用营业执照二维码扫描、人脸识别、视频认证、身份证鉴别仪等多项技术手段,多信息来源交叉识别企业客户身份,自动核查企业注册登记状态,进行风险证件、黑名单和风险信息排查;三是监管成效更加突出。部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依托科技创新,搭建账户资料影像传输平台、提升账户核查效率,对存在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采取重点检查和随机抽查结合的方式,增加检查频次、确保检查全覆盖。二、取消许可后企业账户管理面临的问题 取消许可后,银行机构和人民银行对企业账户的管理职能发生了较大转变,不仅要放得开、服务好,更要管得住、管得好。但目前由于制度不完善、主体责任履行不力、金融科技应用不足等原因,取消许可对企业账户管理带来的的一些新问题值得关注。 (一)现行法律法规层级较低,与账户管理新形势不相匹配 目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企业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法律层级较低,仅停留在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尚未形成国家立法层面较高的法律规章,与新形势所要求存在三个不匹配。一是相关处罚条款力度与违规性质不匹配。如《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对伪造、变造证明文件欺骗银行开立账户的非经营性存款人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罚款。在新形势下,此项条款罚款1000元与违规性质明显不匹配;二是相关条款规定与账户管理现状不匹配。因《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于2003年开始实施,其中部分条款如第23条异地开户需要出具注册地人民银行未开立基本账户的证明等,显然与当前账户管理的现状不相适应;三是制度的零散性与管理的重要性不匹配。目前,账户管理涉及企业、预算单位、个人结算账户等多个制度规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10余年来,只是用一个制度修订完善另一个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账户管理法规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账户管理的成效。 (二)部分银行机构主体责任缺失,与账户管理新要求不相匹配 从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看,部分银行机构仍存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是对主体责任认识不足。部分银行为竞争客户资源,一味追求开户数量的增长,账户考核的指标权重盲目侧重于开户数量的增长,而不是质量的提升;部分银行机构对存款量较大的单位,降低了客户尽职调查的标准,形成真实性核实风险;部分银行内部检查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不能按照检查频率对下级行开展检查;二是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部分银行仅对开户流程实施优化,而对于变更、撤销等流程中存在的“企业跑腿多”的堵点问题无从施策;部分银行片面强调“自我利益”,而对账户管理整体合力的提升和与他行的协调配合“视而不见”;部分银行账户备案信息录入缺乏复核和管理,造成系统信息错误较多;三是对主体责任权限不明。部分银行未对公司部门尽职调查、运管部门开户管理、合规部门风险控制等岗位制定明晰的岗位职责,尚未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部门银行对久悬账户管理、客户对账、日常账户资金异常流動监测等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定,易发生风险。 (三)金融科技应用不足,与账户监管新职责不相匹配 由于多部门信息尚未共享、监管科技手段落后、账户系统功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与账户监管新职责不相匹配。一是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目前,银行机构在账户开立和人民银行在事后核查过程中,需要调取工商注册等信息对开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由于人民银行、银行机构、工商尚未实现注册信息的实时共享,造成对开户准入资料的真实性把控缺乏有效路径。另外,对于注册信息变更、撤销的企业,更是没有渠道得知相关信息,给账户事中管理和年检带来一定难度;二是监管科技手段落后。目前,由于银行机构会计系统、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尚未互通互联,人民银行对账户的监督检查只限于手工数据核对,人工信息复核等现状,缺少相应的事后监管和现场检查大数据筛查和校验,存在检查不全面和不彻底的问题,易造成同案不同罚的短板;三是账户管理系统部分功能不完善。由于账户管理系统尚未与银行机构核心系统相连,大部分银行机构只能手工录入信息备案,易发生备案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账户服务的效率。 三、加强企业账户管理的建议 取消许可新形势下,人民银行和银行机构要围绕“两个不减、两个加强”,即“企业开户便利度不减、风险防控力不减,优化企业账户服务要加强、账户管理要加强”这个工作重心,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强化责任、完善制度、优化服务、防控风险,不断探索企业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路径。 (一)提升法律层级,建立宏观审慎银行账户管理框架 一是紧跟新形势,完善相关条款。依据银行机构履行主体责任的需要,结合打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无证支付、洗钱等工作的开展,对现有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完善相关条款;二是针对新问题,提升违规成本。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法》、《反洗钱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罚则,适度提升对匿名、假名开户,出租、出借账户等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做到同案同罚、过罚相当。三是把握新方向,制定高位法规。适当提升《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法律层级,统一本外币账户管理,明确人民银行和银行机构对账户监管的责任,明确银行机构对风险账户处置的相关职权,提高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成效。 (二)压实主体责任,推进优化企业账户管理服务 一是压实管理责任。通过事后核查、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方式,强化银行机构对账户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认识。引导和督导银行机构建立以质量和风险防范导向的考核机制,防止出现“数量井喷、风险剧增”等风险隐患;二是压实服务责任。鼓励银行机构以提升账户服务为契机,坚持为民服务初心,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开户流程、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创新创优结算产品;三是压实风险责任。压实风险防范是衡量取消许可成效的关键。目前,账户开户仍是各银行机构产业发展的竞争重点,取消许可可能带来放松准入要求、隐蔽多头开户等风险隐患,各银行机构要强化内部控制,加大检查监督、密切部门合作,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三)探索科技应用,构建账户管理风险防范屏障 一是疏通行业协作壁垒。推广使用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完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人民银行、银行机构、市场监督、工信、税务等部门数据共享。建立对恶意多头开户、出租、出借账户违规企业的联合惩戒机制,运用征信、黑名单等措施,提升打击违规行为的威慑力;二是推进监管科技应用。科技创新赋能,积极研发人民银行账户事后监管非现场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监测分析等手段,对账户唯一性、真实性实时辨析,提升监督效果。深入研究账户现场检查科技的应用,通过银行机构会计核算系统、支付系统交易账户信息与账户管理系统账户备案信息的比对,实现账户报备的有效监管;三是优化账户系统功能。优化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备案、变更、久悬账户管理等功能。探索开发账户资料影像管理的新路径,解决目前纸质开户资料留存量大,难以保存、查询和管理的难点,降低开户和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汪静漪.基层央行監管实务视角下银行账户管理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7,05,01. [2]王琴.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分析和思考[J].时代金融,2018,01,31. [3]史小云.新时期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工作的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7,11,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