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国内资本市场转板机制建设路径探讨
范文

    傅煜

    关键词:多层次资本市场 ?新三板 ?科创板 ?转板机制

    有效的转板机制,可以使不同层级的资本市场相互链接,优秀的企业可以上升,落后企业可以降级。并由此形成一个层级分明、畅通高效的多层级资本市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建设无论是在有效分级、还是高效流通上都有所欠缺。一方面,场内市场企业间缺乏转板动机,企业上市“终身制”。另一方面,限于法律框架,场外市场无法有效转板至场内市场。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说明当前国内资本市场转板机制进一步建设的重要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渠道顺畅,资本市场之水才能高效浇灌万千企业,并由此迎来实体经济的勃勃生机。一、国内资本市场转板机制现状及问题

    (一)上市企业层级固化严重 场内市场趋于同质

    1、重视上市严格审核 忽视转板制度建设

    转板制度设计的初衷在于通过企业不同市场间的流动,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动态调整。企业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与之对应的资本市场也应该相应调整。“以变应变”不仅有利于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企業优胜劣汰,同时还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与之对照的是,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管理制度过于强调“严进”,重视企业挂牌时的严格审核,而忽视了企业上市之后的持续性监管。转板机制制度不健全,由此造成上市企业层级固化现象严重,扭曲了正常的市场定价机制。

    2、场内市场趋于同质 企业缺乏转板动力

    我国资本市场层级间的差异不明显、场内市场趋于同质,上市企业缺乏转板动力。如在层级上创业板低于主板,但从实际融资能力来看,创业板却不逊于主板,造成创业板企业缺乏转板升级的动力。此外,主板与中小板间也趋于同质化,互转意义不大。实际上,目前转板动力主要限于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间。如以新三板为代表的场外市场向以主板及创业板为代表的场内市场转板。

    (二)转板机制推进迟缓 新三板企业“曲线”上市

    尽管新三板企业有着强烈转板动力,但从实际情况看,至今尚无一家新三板企业通过转板机制升级至场内市场。与场内企业“不需”相比,“不能”是新三板企业转板更为真实的写照。二、未来转板路径探讨

    (一)转道上市科创板 新三板转板概率增加

    科创板的出现,让有迫切需求但又“不能”转板场内市场的新三板企业看到了曙光。至此,新三板IPO方式转板有了更多的选择:既可以通过IPO排队等待主板等上市,也可以转道科创板上市。

    科创板作为国内资本市场的试验田,具有其他市场所不具备的特点,其与新三板间具有更高的互融性。一方面,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允许未盈利公司上市。这对于新三板中大量亏损的新兴行业公司是一大利好。另一方面,新三板普遍存在的“三类股东”上市问题在科创板中得到了一定程度解决。如与主板上市相比,科创板极大放宽了对“三类股东”的信披要求。此外,对于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要求、同业竞争等规则,科创板都给予了更为宽松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三板企业IPO方式转板科创板的概率大增。从实际情况来看,2019年以来,新三板公司IPO科创板的意愿持续升温。统计显示,截止2019年6月底,已有近40家新三板企业申请科创板上市。

    (二)内外条件逐渐实现 转板“直通”渐行渐近

    尽管通过科创板IPO,使新三板转板的机会大增。但上述模式与真正意义上的转板机制有着本质区别。从长远来看,新三板转板机制的顺畅不仅在于法律层面上的突破,还有待新三板分层机制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1]杨文宝,王瑞鑫.新三板转板制度研究[J].财讯,2018.

    [2]程平.注册制改革视角下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构建[J].西部金融,2019.

    [3]何金. 我国"新三板"企业转板相关问题探讨[J].财讯,2018.

    [4]李鸽翎,池仁勇.中小出版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与特征:基于"新三板"企业的分析[J].中国出版,2018.

    [5]陶含笑.新三板转板法律制度探究[J].法制博览,2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