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利信息研报》辅助抗疫药物研发 |
范文 | 翟媛媛 房磊 记者日前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新发布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利信息研报》,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为主线,对治疗用药、预防用药和病毒检测三个关键分支的专利信息进行全面梳理,从化学药、生物药、疫苗、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给出研究方向建议,力求为科研人员赋能,以期加速研发进程。 报告统计发现,在抗病毒产业链中化学药分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980项,抗病毒治疗药是关注的重点。 报告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为主线,对治疗用药、预防用药和病毒检测三个关键分支的专利信息进行全面梳理,重点对上市药新适应症、已进入临床试验的在研药以及体外试验证明有效的在研药进行研判,同时对疫苗研发以及能快速灵敏检测病毒的方法及仪器进行分析,从化学药、生物药、疫苗、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给出研究方向建议,力求为科研人员赋能,以期加速研发进程。 报告的几点启示:(一)化学药。短期聚焦老药新用:重点关注HIV蛋白酶抑制剂、RNA病毒聚合酶抑制剂。HIV蛋白酶抑制剂奈非那韦被证明对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专利已经失效,建议开展相关研究。瑞德西韦其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需要谨慎评估。但抑制病毒复制(例如RNA聚合酶抑制剂)药物研究方向值得国内医药公司借鉴,持续开展研发广谱或专用抗病毒药物。BCX4430、匹莫地韦(VX-787)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处于I期临床阶段,作为RNA病毒聚合酶的抑制剂可以进一步关注。同时,针对已知药物的新用途研究,可以尝试开展对体外试验有良好效果的药物推进临床研究进展。 (二)生物药。对于干扰素,国产的超级干扰素在非典疫情中显示较好抗病毒和人群防护效果,可试用于高危人群,包括医护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的被动保护。另外,建议联合干扰素、胸腺肽等药物调整患者免疫力,帮助患者尽快清除病毒。 对于抗体,借鉴SARS、MERS冠状病毒成功制备治疗性单抗时使用的表位肽,例如S蛋白上的某些肽,寻找新型冠状病毒相应肽段作为免疫原,或使用已康复新冠肺炎病人的PBMC建立噬菌体抗体库,高通量筛选性能较好的单抗,也可以考虑从已有的抗SARS病毒的单抗中筛选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中和性的单抗。 对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癥的炎症因子风暴,可尝试的候选老药有多西环素、酮替芬、醋酸格拉替雷、PDE4抑制剂罗氟司特等,以及吉利德公司在研药物vesatolimod。生物药方面可以考虑IL-6/IL-6R单抗,例如托珠单抗,以及几家国内企业正在临床试验的IL-6/IL-6R单抗。另外,TLR3单抗和镍纹蛋白样蛋白/IL-41片段及其单抗等可考虑作为药物研发方向。 (三)疫苗。加紧分离更多新冠病毒的病毒株,研究病毒变异情况,加大种子株的筛选储备。除全病毒灭活疫苗和裂解疫苗外,借鉴SARS、MERS冠状病毒疫苗中使用过的抗原肽和基因片段,寻找新冠病毒的相应保守肽段和核酸,推荐有研究基础的企业或科研单位联合攻关。 (四)病毒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应广泛搜集现有的高灵敏度检测平台,利用检测靶点的替换研究其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结合可能,提高病原体检测的灵敏度。关注研发新型载体,例如微珠等,并基于微珠PCR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开发。积极开发等温或常温PCR体系以及配套的样品自动处理仪器,以降低对检测条项的要求,使得检测仪器能够结合物联网技术。集成化小型PCR分析仪的研发应侧重于装置的全封闭、一体化,避免气溶胶的产生,全封闭和紧凑化是微流控技术的研究方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