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层央行调研信息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郭学清 调研信息是人民银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研信息的质量要求高,开展难度大,因此人民银行一直都将调研信息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本文主要对基层人民银行调研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信息时代下,信息的收集和应用是各个行业获得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引导者对调研信息工作十分重视,基层央行的调研氛围也日益浓厚,但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逐步增多,基层人民银行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对经济金融运行形势判断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对基层央行调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当前基层央行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对于加强基层央行调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央行调研信息工作要求 (一)保证信息真实性,提升信息调研工作质量 基层央行的信息调研工作开展必须要注重实际性,保证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信息调研工作中力求信息的真实性,而且真实性也是信息调研工作价值的体现,必须要保证信息调研材料的真实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落实效果,使上级管理单位和人员能够切实了解基层央行信息情况;同时注重提升信息调研内容的准确性,在基层央行信息调研工作中,需要保证数据信息内容的准确性。而且在信息调研工作中需要讲究实际和效用,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基层央行信息调研工作是为银行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有利于上级领导对不同地区调查情况进行真实反映,进而实现信息调研目的;此外,信息调研内容必须要与实际相符,而且具有可操作性,保证信息调研工作能够起到领导决策的参谋和辅助作用,为上级工作开展以及决策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式,实现对信息调研工作的延伸。 (二)保证信息时效性,提升信息调研工作功能 基层央行信息调研工作开展中,首先需要做好对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前瞻性研究,这也是央行信息调研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功能的体现。在信息调研工作开展中不仅要进行日常工作反馈,同时还需要进行超前预测,提升信息调研工作的预测能力,保证研究的前瞻性,进而更好的解决经济金融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信息调研工作中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金融工作情况,能够在及时对相关政策举措的执行情况进行贯彻和落实,并对这些信息内容给与反馈。信息调研工作价值体现与信息时效性具有直接的关系,能够提升信息调研工作的价值。否则,即使信息调研内容再真实、再准确,如果错过信息报告的时机,其发挥的价值也会降低。所以基层央行在信息调研工作中必须要树立及时性的时间观念,做到早发现、早上报,保证信息调研工作的功能。 (三)保证信息针对性,提升信息调研工作效率 基层央行信息调研工作开展中必须要保证信息的深度,体现信息的根本和实质,在信息调研工作开展中需要通过表象直接反应信息本质内容,并能够对信息调研规律进行揭示,使信息归纳能够去粗取精,保证信息调研工作研究的深度。防止一些表面化、肤浅化内容混杂其中,而且在论述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从大量客观数据文字资料中,提炼出精华的部分,并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反复讨论最终获得相应的结论。此外,在调研信息工作开展中还需要保证针对性,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通过表面分析探究本质内容,保证研究的面面俱到。 二、基层央行调研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调研人员工作繁忙。俗话说的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的基层央行虽然都出台了非常好地信息调研奖励机制,但由于基层央行人少事多,工作任务繁重,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搞调研工作,对调研任务只能马虎应付。有的把同一篇文章稍稍改头换面便作为下一年的调研“成果”,有的从网络上直接下载文章就完成任务,使得基层央行的信息调研质量和水平很难提高。 (二)基层调研人员能力有限。经了解,基层人民银行年青工职工少,肩负调研信息任务的大部分都是60年代到70年代的老职工,这些职工的知识层次比较低,而且学习意识不强,特别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差,导致在信息调研工作开展中行进困难。总行以及省级人民银行虽然人才素质和能力水平要求比较高,但是这些人员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银行工作,知识能力充足,基层工作经验不足,不了解基层工作开展情况。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没有现成的“米”,没有基层的工作经验,所完成的调研文章,只能是闭门造车,使得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不仅使调研资源大量浪费,而且这种不接地气的工作形式也不利于调研信息工作的开展,导致人民银行调研信息工作开展受到限制。 (三)调研信息形式化严重。基层人民银行信息调研工作开展中,虽然通过调研数据发现很多的问题,但是由于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导致在信息汇报中不敢反映真实的情况,只报喜不报忧,使得真实信息被掩盖,呈报的信息“光鲜”。而且能够真实下到基层进行调研的人员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或者借鉴其他方面的资源进行仿写,使得调查的信息形式化,缺乏真实性和可行性,办公室文章现象明显。 (四)调研信息的实用性低。基层人民银行信息调研工作开展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为国家经济发展反映问题,对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因此需要保证信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但对当前调研信息的应用情况上分析可知,调研的成果利用效率并不高。大部分人员的调研信息以及调研报告写作完全是为了应付银行考核,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因此在调研工作中应付心理严重,并没有真正的实施调研工作,这种调研信息必然无法在工作中应用,使得调研结果成为一种考评标准,失去真实的调研意义。 三、解决基层央行调研信息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意识。基层人民银行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发展意识,为民服务意识,把认识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看成是促进工作,提升履职,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丢底、追责的依据,要有高尚的政治胸怀。 (二)提升信息质量。建议省市中支充实基层业务人员,挑选政治素质过硬、工作积极踏实、写作能力较高的人员从事专职调研,引领辐射、带动提高基层央行调研水平;经常组织信息调研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提升在信息收集和整理过中对信息的属性、内容以及信息间的联系性等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的能力。加强纵向(上级行)、横向(兄弟行)间的交流学习,提升信息调研人员的阅历,拓宽知识视野。 (三)加強与政府各部门的协作。政府各部门有各项基础经济数据,要深入了解数据产生过程、目的意义及取得的成效,从政府的角度发现问题,以经济的角度分析问题,以发展的高度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社会效益观和价值观。 (四)强化调研成果。一个调研成果如果不能应用于实际工作,那么这个调研成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调研要用宏观的眼光来审视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各类情况和问题,抛开本支行和本人的利益驱动,从有利于发挥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作用出发,紧紧围绕各个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立足于本单位、本部门和本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精心拟定调研课题,脚踏实地展开调查,挖掘素材认真记录,以人为本换位思考,提出具有突破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建议,更好为总行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服务,真正推动央行工作发展。(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环县支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