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关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动因
释义 关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动因

关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动因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但是毛泽东晚年却犯了严重错误。对于毛泽东这样的伟大人物,为什么会犯如此重大的错误,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
李国钧在《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2期上发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是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动因》一文认为,“毛泽东晚年错误的起因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毛泽东晚年错误发展的动因也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文章认为,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毛泽东不满足于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把尽快使国家富强、使人民幸福、使中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为自己的责任;二是贫穷落后的社会现实;三是理论上的失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文章最后指出,“毛泽东从尽快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和人民贫困生活这一良好愿望出发,想在自己的晚年把中国建设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由于缺少经验,由于理论上的失误,因而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急于求成要求的高速度、高指标是脱离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毛泽东将其原因归之于社会上存在阶级斗争和党内的不同意见,而且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相混淆,又误把1956年以后经济工作中的某些成绩看成是抓阶级斗争的结果,得出了抓阶级斗争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错误认识。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恶性循环,就使毛泽东晚年错误发展到顶端,达到了支配全局的地步。”
何关银在《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4期上发表《对处理突然事变的失误是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动态——兼与李国钧同志商榷》,不同意李国钧的观点,认为在相当长时期内,毛泽东晚年的主要错误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经济基础上的盲目求纯,关键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而产生这些错误的根源是毛泽东违反自己的关于“要正确认识与处理突然事变的正确思想,对国内外重大突然事变认识和处理失误。”“从经济建设的急于求成上去找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的动因不大适当。”何关银认为,“首先,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突然事变的认识发生了失误。”毛泽东离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来认识苏共二十大,匈波事件这些突然事变,得出了要“反修防修”的认识。其次,毛泽东对1956年秋冬至1957年春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转折时期发生的各种突然事变的认识发生了失误。“最后,毛泽东因为对整风运动中出现少数右派的问题认识与处理的失误,这就从指导思想上开始了晚年犯错误的时期。”“本来这些突然事变本身,相互之间并无内在的必然联系。可是,毛泽东却人为地把国际和国内的各种突然事变联系起来认识,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看得越来越严重”,“逐步滑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盲目求纯的晚年错误的道路。”
李捷在《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年第3期上发表《关于毛泽东晚期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指出:“毛泽东在垂暮之年曾经说过,他的一生干过两件大事,一件是把蒋介石赶到一片小岛上去,另一件就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句话的对错姑且不论,无论如何,它毕竟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同任何一位划时代的政治家兼思想家一样,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重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所考虑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是为着开创一条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他所着力解决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问题。因此,确定毛泽东晚期思想的内涵,必须考虑他这一历史时期着重思考的是哪些根本性问题。”就毛泽东的主观认识而言,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力图走一条自认为是中国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毛泽东晚期的全部探索和主要错误,都是由此产生的”。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