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元杂剧 |
释义 | 元杂剧元杂剧金元时用北曲编写的戏曲形式之一。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因用北方流行的曲调填词,故又叫“曲”或“北曲杂剧”。是在宋金杂剧、院本与金诸宫调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化北方歌曲如唱赚等演唱艺术逐渐发展定型的。元代是它的繁荣鼎盛时期,据元钟嗣成《录鬼簿》与明贾仲名《录鬼簿续编》可知,剧作家有120多人,作品五百多种; 现存作品达150多种,收集在明臧懋循编的《元曲选》与今人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中。著名作家与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甫的《梧桐雨》等。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与人们的审美情趣,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戏曲表演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和地位,对后世戏曲文学创作与戏曲艺术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很多剧本被改编为传奇剧本与地方戏曲剧本。19世纪时,流传欧洲。明、清两代一些剧作家仍沿用这一种体制编写剧本,称“明清杂剧”。体制虽时有变化、发展,但仍恪守元杂剧体制。其中大部分已不适于舞台演出。元杂剧编剧体制的特点,一是以折为结构的基本单位的 一本四折。有时适应剧情与人物的需要,在剧前或折与折之间加一楔子。折与明清时代地方戏的折有着不同含意,是以相同宫调的许多曲牌联缀而成的套曲,一折一个套曲。所以又称元杂剧为北曲四大套。后来,虽屡有增加,如《赵氏孤儿》为5折,《西厢记》为21折,但仍遵循一本四折的格局; 二是以音乐为中心,安排、处理戏剧情节与脚色。全剧不论折数多少,均由一个脚色主唱到底、曲词一韵到底。同一宫调的曲牌数目依剧情可多可少,每折所采用的宫调也基本固定。如楔子多用仙吕宫或正宫,由一两个曲牌组成; 第一折多用仙吕宫,第 二折多用南吕宫或正宫,第三折多用中吕宫或越调,第四折多用双调。这种配合音乐演唱的曲词,主要用以抒发剧中人物的情感,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或描摹场景、交待事件、对答发问,具有动作性,是抒情诗和叙事诗的完美结合。曲词的句数不象散曲那样有 一定的数目,可增可减,一个曲牌也可连用、间用两次以上。从而形成了中国戏曲抒情诗与史诗手法结合的特点。三是科白的穿插应用与标出。科,即剧作家在剧本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表情与舞台效果,又叫科泛或科范。白,即说白。有人物上场时自报家门的定场白,曲词中的插白 (又叫带白),互相对答的对白,背着剧中其他人物直接向观众陈说的背白等。四是注明脚色行当及扮演的人物。元杂剧每本剧只有一个主角,除末本杂剧的正末与旦本杂剧的正旦外,还有净、副净、副末、冲末、外、贴旦、丑、孛老、卜儿、杂等。这些脚色一般只有说白。这种编剧体制要求剧作者具有舞台演出实践,掌握表演艺术规律,了解脚色行当,精通音乐唱曲,并能熟练运用。 【元杂剧】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元之际产生于中国北方。在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吸收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体裁一般为每本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