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dai❶一种青黑色的颜料。《楚辞·大招》:“粉白~黑。”王粲《神女赋》:“质素纯皓,粉~不加。”(质素:同义词连用,朴素。纯皓:光彩照人。加:施,用。) ❷青黑色。王维《崔濮阳兄季前山兴》诗:“千里横~色,数峰出云间。”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色参天二千尺。”(霜皮:经霜的树皮。溜雨:被雨水冲洗。围:两手合抱为一围。) ❸女子的眉毛。胡曾《自岭下泛舟到清远峡作》:“薜荔(bili)雨余山似~,蒹葭(jian jia)烟尽岛如蓝。”(薜荔:一种蔓生植物。蒹葭:芦苇。蓝:蓝草,这里指蓝草的长形叶子。) 黛
黛妇女眉毛的代称。南朝·梁元帝《代旧姬有怨诗》:“怨黛舒还敛,啼红拭复垂。”
黛/黛螺/芝宇/螺黛/银髯/银髭/月客/信水/仙人酒/生人血/白血/白朱砂/仙人衣/佛袈裟/回龙汤/还元汤/轮回酒/出小恭/出大恭/珠颗/眼泉/玉唾/神水/耳屎/百齿霜/光/血轮/玉照/清神/清睡/华胥/玉趾
黛dài❶ 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陶潜《闲情赋》:“愿在眉而为~,随瞻视以闲扬。” ❷ 指代妇女的眉毛。梁元帝《代旧姬有怨诗》:“怨~舒还敛,啼红拭复垂。” ❸ 代指青黑色。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色参天二千尺。”
黛dài❶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 粉~(常借指妇女)。 ❷青黑色的 △ ~绿|~发(fà)。 ❸姓。 说明: 17画;黑部;上下
黛❶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眉~︱粉~。 ❷像黛一样的颜色:~绿。
黛dài❶ 古代妇女用于画眉的青黑色颜料:粉黛│黛眉│山色如黛。 ❷ 姓。
黛dài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引申为妇女眉毛的代称。
黛 化妆品
化妆品一种红色的颜料:脂(脂粉;脂膏;胭脂;燕脂) 高红 红膏 烟支 闉支 女子梳妆时残留的胭脂香粉:残香剩粉残脂剩粉 残妆剩粉 残脂褪粉 残粉余香 遗香剩粉 断粉零香 断脂零粉 剩脂零粉 剩粉残香 剩粉零香 剩粉零脂 剩粉零珠 剩粉遗香 剩粉余香 零脂剩粉 零香剩粉 零香余粉 零膏剩粉 宿粉剩香 装饰或涂饰用的有色粉末:粉(~墨;莺~;脂~;金~;白~;淡~;爽身~) 搽脸或身体的芳香的粉:香粉 麝粉 古代妇女用来搽脸的白色粉末:铅粉 铅白 铅粉和胭脂:铅丹 铅红 化妆用的铅粉和油膏:铅膏 傅面或绘画用的铅粉:胡粉 妇女化妆用的铅粉:铅华 铅花 华铅 涂唇用品:口红 口脂 唇膏 画眉的青色染料:黛(黛墨;粉黛;眉黛) 擦脸的铅粉和画眉的黛墨:铅黛 一种染黑须发的化妆品:铅霜 铅膏 润发油:膏(~沐) 润发用的香油:香泽
另见:化妆 打扮 粉饰2
能使纤维、染料等着色的有色物质
能使纤维、染料等着色的有色物质染料 深蓝色的染料:靛(~蓝;青靛) 用孔雀石制成的绿色颜料:石绿 青黑色的染料:靛花青 青黑色的颜料:黛(黛墨;粉~) 旧时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蛾黛 螺黛 用于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墨(行~;纸~) 一种白色颜料:锌白 赤红如赭土的颜料:赭 褐色颜料:露褐 涂在物体表面而起装饰或保护作用的物质:涂料 红色的涂料:丹雘 锦砂 含银的白色涂料:销银 一种用银粉调成的颜料:银泥 一种有机合成染料:阴丹(~士林) 其他矿物颜料:石绿 石青 赭石 小墨藤黄 (用来着色的物质:颜料)
另见:文具 墨
黑里带其他色
黑里带其他色又黑又青的颜色:黛(黛色;黛绿;黛痕)綦(~巾) 黝黑 苍黑 青黝 青骊 铁青 苍黯 青藜 青黎 黑翠 乌青 乌霉霉 黑苍苍 青黑色 浅青黑色:黪 鸦色 鸦青 暗青色 黑里带灰的颜色:黪 苍黑 灰黑色 又黑又蓝的颜色:青黑 墨蓝色 黑里泛蓝:乌蓝 黑里带黄的颜色:黧 黦 褐(兔褐;鼠毛褐) 黄黑色 黑里带红的颜色:玄(~衣) 殷 緅(~衣) 深黑而微红的颜色:红青 天青 稍微带红的黑色:绀(绀青;绀碧) 黑的样子:黕(黕黮) 黰 黮黮 黟黑 黯黑 黯然(~失色) 黟然 黑黜黜 黑黑的样子:黑缁缁 黑而光润的样子:黑津津 乌黑光亮的样子:点漆 黑而浓密的样子:黑森森 黑色斑驳的样子:黧黮 苍黑的样子:黵 枯黑的样子:黝颜 焦黑的样子:黑漆燎光 黑漆寥光 粗黑的样子:黑顿顿 深黑的样子:青青 黑乚黑乚 黕黑 黝黝 黝黭 黑扑扑 深黑高耸的样子:黑耸耸 乌黑的样子:黑没促 黑乌乌
女子的眉毛
女子的眉毛黛(黛眉;黛螺;黛蛾;眉黛;翠黛;春黛;远黛) 绿蛾 蛾绿 眉蛾 美女的双眉:双蛾 美人的眉:青蛾 女子细长之眉:柳叶 女子细而弯曲的眉:螺黛 蛾眉 女子美丽的眉:羞蛾 妇女细而长的黛眉:翠蛾 女子描画的眉毛秀美可爱:京兆眉妩 女子秀丽的眉:远山(远山眉;远山色;远山黛) 女子清秀的眉毛和明亮的眼睛:春山秋水 清秀的眼眉:秀眉 女子状如初月的秀眉:月眉 女子眉淡美如远山:眉山 眉峰 女子眉如新月:眉月
黛(同)黑 玄 缁 乌 墨 青
黛dài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妇女用以画眉:《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可代画眉之墨。(三·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