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侃 |
释义 | 黄侃黄侃(1886-1935年)中国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青年时代,因组织反清斗争而遭清政府缉捕,被迫流亡日本。适逢章太炎在日本东京讲学,便从章氏学习。辛亥革命后归国。历任武昌高等师范、北京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教授。黄氏自幼刻苦用功,致力于汉语文字声韵之学,著《音略》《声韵通例》《集韵声类表》等,考定古韵为二十八部,古声为十九纽。黄氏遗稿甚多。如《说文略说》《声韵略说》《尔雅略说》《谈添盍帖分四部说》《广韵声势及对转表》《诗音上作平证》《与友人论治小学书》等,现已整理出版的有《黄侃论学杂著》《尔雅音训》《广韵校录》等。 【黄侃】(1886—1935)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字季刚,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师事章炳麟,擅长音韵训诂,兼通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教授。著有《音略》《说文略说》《声韵略说》《声韵通例》《集韵声类表》等。后人辑有《黄侃论学杂著》《黄侃声韵未刊稿》等。 黄侃1886—1935年原名乔鼎,更名为乔馨,最后改名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笔名有病禅、不佞、奇谈、旷外士、黄运甓等。语言学家、文学家。湖北蕲春人。15岁中秀才。后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并师事章炳麟,受小学、经学。1914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教授。曾师事刘师培通左氏家法。在经学、文学、哲学方面都有造诣,在传统小学方面成就尤大,与章炳麟、刘师培同被称国学大师。治小学主张以《说文》、《广韵》为根基,强调以音韵贯穿文字训诂。著《音略》、《声韵略说》、《古韵谱稿》等,初定古声22,后改为19纽,定古韵28部(晚年有《谈添盍帖分四部说》分30部)。以古本音、今变音之说沟通古今音。所著《训诂学讲词》,系统总结训诂学的经验方法,首次建立了训诂学的理论体系。慎于著述,留下大批点校笺识。著作经后人编辑出版者有《黄侃论学杂著》,《黄侃论学杂著续编》、 《黄侃声韵未刊稿》、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尔雅音训》、《黄季刚先生遗书》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