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义
音义注释古书字音字义的一种著作体裁,辨音的书称为“音”,如《尔雅音》《庄子音》;释义的书称为“义”,如《尚书义》《春秋穀梁义》。合起来称为“音义”。如《尔雅音义》《孟子音义》。以“音义”为名对古书作注,开始于六朝。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各篇都以“音义”为名,是六朝以来群经音义的总汇。释玄应、慧琳各作《一切经音义》,是佛经音义的总汇。 “音义”一类书以辨音释义为主要内容,一般先注音,再释义。如《经典释文》卷五《毛诗音义》注释《诗·邶风·北门》“终窭且贫”:“窭,其矩反。无礼也。《尔雅》云:‘贫也’。按谓贫无可为礼。”又卷二十六《庄子音义》注释《齐物论》“厉与西施”:“厉,如字,恶也。李音赖。司马云:‘病癞。’”又如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竿蔗,音干,下之夜反。《广志》作‘竿蔗,今蜀人谓之‘竿蔗’。……甘蔗,通语耳。” “音义”一类书还进行校勘工作。如《经典释文》卷二《周易音义》注释《大有》卦中“亏盈”二字:“亏盈,马本作‘毁盈’。”“马本”指马融作传的本子。
【音义】亦称“音注”“音释”。古书注释体式之一。既为古书注音,又加释义,有时兼及校勘等。如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诸经及《老子》《庄子》音义等。
音义又称音训、音诂、音注、音释、音解、音隐、音证。注疏体式之一。指既注音又释义的著作,而且往往兼及校勘。如陆德明 《周易音义》、 《尚书音义》、《毛诗音义》等。 含义
含义涵义 涵意 意蕴 文章的含义:音义 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含义:语意 言旨 语意隐晦不明:隐约其词 隐跃其词 隐约其辞 文辞或话语所表达出的含义、感情色彩和风格:辞旨 辞指 不了解或不理解的含义或道理:疑义 深奥的含义:秘旨 奥义 精深的含义:精蕴 微意 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其味无穷 (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义:含义)
语义
语义词语本来的意义:本义 文字的意义:文义 文谊 文字的读音和意义:音义 文字表面上的意义:字面 古语的意义:诂训 有分岐的文义:离文 歧义 歧旨 词义艰僻:怪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