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家的古文字研究其特点是善于详尽占有资料, 进行全面综合性研究, 力求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前进提高, 因而在某些方面达到超越前人的水平。 他从30年代开始研究甲骨学, 后收集40000余片甲骨拓本, 进行总结性研究。 其成果集中表现于 《殷墟卜辞综述》, 这是对甲骨学60余年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专著。 书中整理了前人和近人各种学说, 综合叙述了 卜辞中各方面的重要内容, 在不少方面有创获。 如: 在断代研究上, 对董作宾的 “五期” 断代说和 “十项标准”做了补充和修正, 提出 “九期”分法;在 “午组”、 “自组”、 “子组” 卜辞的断代上, 他正确地划规为武丁时期。 他从卜辞中发现的贞人达120余名, 较董作宾 《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所定贞人增多四倍。 当然, 本书也有引用甲骨文资料多所失误、 某些意见不尽妥当之不足。 陈氏对甲骨文字的考释也有贡献。 他的 《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 《商代的神话与巫术》、 《祖庙与神主的起源》 等, 至今对研究古文字和古代礼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青铜器研究中, 他编有 《海外中国铜器图录》二册、《白金汉所藏中国铜器图录》(与美 ·凯莱合编)、《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 等, 著录了流散域外的铜器。 他的 《西周铜器断代》不仅深化了郭沫若的标准器断代法, 而且将铭文训读同文献学、 考古学、 器物学结合, 对西周的名物制度、 史实地理进行研究, 也是金文研究中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力作。此外他在汉简、金石文字、历史纪年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和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