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楼子·立言篇
金楼子·立言篇南朝·梁元帝萧绎撰。绎 (508—554),字世诚,南兰陵 (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候景之乱,命王僧辨等讨平之,即位称帝,迁都江陵。绎未即位前,曾自号金楼子,因以名书为 《金楼子》。原书十卷,已散失。今有辑本六卷,《立言》乃其中第九篇。 南朝人在文章体制上有文、笔之说。初以文章的形式而分: 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至本文则认识到文学性质的差异,故于此之辨析在理论上更加精密。以“绮彀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和“流连哀思”的抒情文学谓之文;以“善为章奏,善辑流略”和“神其巧惠”的论事说理实用之文谓之笔,而将二者俱纳入文学的范畴。还认为文学作品应华实兼重、要“言顾行,行顾言”,也是有进步意义的观点。不过萧绎的诗赋创作,轻靡绮艳,理论与实践不相统一。此书辑本有 《知不足斋丛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丛书集成》本。本文则见以上各本之卷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