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酉”,是酒的最早甲骨文字,“醋”的形旁是“酉”字,说明古人根据醋是由酒产生出来的而造出“醋”字。但在“杜康造酒造醋”的民间故事中,对“醋”字的来历有另一种说法。
杜康有个儿子叫黑塔,有一天,他用了三只大缸,装了大半缸酒糟,每天用棍子在缸里搅拌搅拌,21天后,制作出了一种酸溜溜的“琼浆”,味道好极了。杜康知道后非常高兴。可是这好吃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想了想说:“酒糟二十一日,到酉时成功。二十一日加酉不就是个‘醋’字吗?就叫‘醋’吧。”


【同义】总目录


醋忌讳苦酒

zuò

客人用酒回敬主人。后来写作“酢”。《仪礼·特牲馈食礼》:“尸以~主人。”(尸: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另见89页cù。




酸性调味液体。《齐民要术·作酢法》:“曲多则~不类。”(曲:酿醋时引起发酵的物质。)
另见966页zuò。


❶有浓酸味的液体调料,多用粮食发酵制成
 △ 陈~|~酸。
❷比喻忌妒情绪(多用于男女关系上)
 △ 吃~|~意。


说明: 15画;酉部;左右

❶酸味的调味品:~坛︱陈~︱高~︱米~︱添油加~。
❷比喻嫉妒:~意︱吃~。
○~心(胃里发酸)︱~大(旧指贫寒的读书人。也指“措大”)。


❶ 一种有酸味的液体调味品:陈醋│米醋│白醋。
❷ 比喻嫉妒:吃醋│醋意。
【提示】多用在男女关系上。
❸ 姓。


本作“酢”。1 一种酸性调味料。中国北方多用高粱、大麦、豌豆、小米、玉米等为原料,南方则多用米、麸皮等制醋。也可用低度白酒为原料,用速酿法(只需1~3天)制醋,但风味较差。还可用食用冰醋酸加水和着色料配成,不加着色料即成白醋,无酯类香气。有助消化、杀菌等作用。2 用醋浸渍食品。如:醋大蒜。3 喻因嫉妒而感到心酸。如:吃醋。


见“吃醋”。


调味品

调味品

佐料 盐醯 调和 调料
烹调用的调味品:作料
食用糖:糖(食糖;白~;砂~;霜糖;方~)
甘蔗制的糖:蔗糖 蔗饧
红糖:赤砂 黄糖
食用醋:醋(~精;酸醋;米~;白~;香~;陈~;纯~) 醶 醯(醯醋;醇~) 酨 酢(酢酨) 苦酒忌讳
醋或酱油等表面生的白霉:
浓醋:酽醋 酽酢
陈年的醋:陈醋
味精:味素
其他调味品:椒(花~;胡~;辣~) 咖喱




各种不同的味道

各种不同的味道

酸味:酸(~甜;~辣;~辛;~臭;酸溜溜) 醋(醋味) 醯 酢
带点酸味的味道:酸挤挤
不怎么酸:到酸不酸
非常酸:特酸
讨厌的酸味:酸不留丢
苦味:苦(~涩;~口;刮~) 火味
稍苦的味道:苦头
辣味:辣(~嘴;干~;火~;飞~;辛~;~乎乎;~酥酥)
辣味与酸味:辛酸
微辣:辣丝丝
食物很热,味道辣:热辣辣
像盐那样的味道:咸(咸味;味咸;飞~)鹾(~鱼)
菜或汤的味咸:口重
略有咸味:略咸 咸津津
咸而发苦:咸苦
不咸:淡(~菜)
涩味:涩(涩嘴)
又苦又涩:苦涩 艰涩
又酸又涩:


cu

醋大1 醋劲儿 醋精 醋栗 醋石 醋坛 醋心 醋意 白醋陈醋 吃醋 高醋 红醋 米醋 糖醋 香醋 醋罐子 醋坛子 醋线虫 糖醋鱼 半瓶醋2 吃醋拈酸 酸文假醋 添油加醋 争风吃醋


注释: 1旧指贫寒的读书人。也作“措大”。2比喻对某种知识、某种技能只略知一二的。

❶调味液体,味酸:持螯更喜桂阴凉,泼~擂姜兴欲狂。(三八·881)
❷(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平儿道,“他~你使得,你~他使不得。”(二一·477)
❸比喻嫉妒的心意:秋桐近见贾琏请医治药,打人骂狗,为尤二姐十分尽心,他心中早浸了一缸~在内了。(六九·1691)
❹比喻酸痛:脚下如绵,眼中似~。(十二·262)


報也。《儀禮·士虞禮》: “祝酌授尸,尸以醋主人。” 鄭玄注: “醋,報。” 《儀禮·特牲饋食禮》: “祝酌授尸,尸以醋主人。” 鄭玄注: “醋,報也,古文醋作酢。”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