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论证为经,形象描绘为纬
逻辑论证为经,形象描绘为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有机结合,在杂文结构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也是杂文文体两重性的反映。杂文的“说理性”,决定了杂文的结构必须以逻辑关系为线索来展开,而不能主要地依靠形象或作者感情发展的线索来完成。因此,逻辑论证在创作过程中起着纵贯全篇的“经线”的作用,是文章的“骨架”; 有关的形象描绘好比“纬线”,是文章的“血肉”,它要围绕着“经线”,缀合、联结起来,交织、穿插进去,从而使文章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逻辑的论证,体现着文章的说理性质; 形象的描绘,体现着作品的艺术性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鲁迅《吃白相饭》: ……但功绩虽多,归纳起来也不过是三段,只因为未必全用在一件事情上,所以看起来好象五花八门了。 第一段是欺骗。见贪人就利诱; 见孤愤就装同情,见倒霉的则装慷慨,但见慷慨的却有装悲苦,结果是席卷了对手的东西。 第二段是威压。如果欺骗无效,或者被人看穿了,就脸孔一翻,化为威吓,或者说人无理,或者诬人不端,或者赖人欠钱,或者并不说什么缘故,而这也谓之“讲道理”,结果还是席卷了对手的东西。 第三段是溜走。用了上面的一段或兼用了两段而成功了,就一溜烟走掉,再也寻不出踪迹来。事情闹得大一点,则离开本埠,避过了风头再出现。 逻辑论证与生活画面结合得极为得体,逻辑为经、形象为纬的关系表现得十分明显。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文章获得了形象化说理的艺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