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中国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名称。亦作“辩”。唐之前通作“辨”,常与“论”联用,如晋·陆机《辨亡论》,与“论”没有严格区别。《墨子·小取》:“夫辨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证然否。”梁·任昉《文章缘起》列文章名目84种,既无“辨”亦无“辩”,表明当时“辨”尚未成为一种独立的文章体裁。唐以后多作“辩”,如柳宗元《桐叶封弟辩》、《辩〈文子〉》、《辩〈鬼谷子〉》。亦作“辨”,如韩愈《讳辨》,开始成为一种以反驳别人意见、主张为主的、独立的议论文体裁、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辩,判别也。其字从言,或从。 盖执其言行之是非真伪而以大义断之也”;“汉以前初无作者,故《文选》莫载,而刘勰不著其说。至唐,韩、柳乃始作焉。然其源实出孟、庄。”清·王兆芳《文体通释》:“辨,通作辩,判别也,明辨是非争辩也”,“主于别是非,明异同,若别黑白”。清·吴曾祺《文体刍言》:“辨与论同,而其体出较后”,“盖自六朝以上,为此体者绝少,故《文选》中曾不一及。唐宋以后有之,韩、柳集中凡屡见。”此类文章写作须注意反复论证,使之波澜起伏,达到“辨宜曲折明白” (元·陈绎曾《文微》) 的要求。


bàn

治理,办理。后来写作“办(辦)”。《荀子·五霸》:“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
另见31页biàn。




biàn

❶ 区别,辨别。《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久之,能以足音~人。”
❷ 通“辩”。❶ 辩论,争辩。陶潜《饮酒》之五:“此中有真意,欲~已忘言。”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
❷ 善辩,有口才。《韩非子·内储说下》:“惠王之明,张仪之~也,茂事之,取十官而免于罪,是茂贤也。”(茂:甘茂。)
❸ 通“遍”。周遍,普遍。《左传·定公八年》:“子言~舍爵于季氏之庙而出。”(舍爵:设置酒器。)
另见13页bàn。


biàn

区分;识别
 △ 真假难~|~别|分~。
【注意】跟“辩”不同。“辨”表示辨别、辨析;“辩”表示辩解、辩证。


说明: 16画;辛部;左右

区别;识别:~别丨~认丨~析丨~明丨~正丨分~丨不~菽(shu)麦丨明~是非丨不~妍媸(chi)丨真伪莫~。


biàn

分辨,分别:辨别|辨认|辨识。


bàn

通“办(辦)”。治理。另见92页biàn。




biàn

1 辨别;明察。如:明辨是非。2 通“辩”。争论。3 通“遍”。周遍。另见54页bàn。


注疏体式之一。 “辨”, 取意考据辨析。 如孙畅《毛诗辨》。


辨认

辨认

辨(认辨) 识(识视;识别)
辨认和理解:认解
辨认人的容貌声音等:认人
辨认鞋子:识履
辨认亲人的尸体:认尸
识别辨认:识辨
察看辨认:察见
仔细辨认:谛认 谛辨
辨认以证实:认证
不可辨认:芴(芴芒;芒芴) 恍惚 芒忽芒惚 茫惚
(根据特点辨别、判断,以认定某一对象:辨认)

另见:辨别 判断 辨认 对象 差异




颁布

颁布

班 辨(辨告) 行开 涣发 布陈颁降
颁布法令:布宪 播宪 赋宪 赋政
 颁布政令:班政 赋政 颁政
颁布命令:班命
颁布圣旨:班谕
 皇帝颁布文书以告天下:诏谕
颁布历书:授时 敬授人时 敬授民时
 颁布新历:颁历 颁正
颁布告示:颁榜
颁布典礼:降典
颁布常典:颁常
公开颁布重刑:铸刑书
审定颁布:颁定
(公布、颁发法令、条例等:颁布)



区分

区分

区(区别) 分(分拣;分殊;分辨;画分) 判 别(别分;别宥;分别;科别;析别) 划(划分) 辨(辨异)
区分轻重:铢两
区分尊卑的地位:辨位
分别次序的先后:辨秩
按类区分:群分 类分
加标记使区分:识别
用等级来区分:等异
审查区分:甄别
区分有序:瓜区豆分
清楚地区分:洞分
明确地区分:旌别
明显区分开来:明辩
事物因种类相同而聚合在一起,因类别不同而区分开来:聚类群分
仔细地区分:细别
区分明晰:区明
分辨清楚:分清 开解 撇清
 划分开,分清:划清(~界限)
 分清物类:辨类
 好坏区分得清楚:黑白分明
(弄清几个对象之间的差异:区分)




辨别

辨别

辨(辨识;分辨) 别(处别;拣别;判别;析别) 分(分别) 认简 釐比 剖判
辨别四方:辩方
分析文句,辩别文句:离言辨句 离言辨白
辨别病症:辨证 辨症
辨别滋味:尝(~味;品尝) 品味
辨别是非:辨理
用几句话就判别双方争论的是非:片言折狱 片言折之 片言断狱 片辞折狱
辨别水味:辨水
辨别奸邪:昭奸
鉴别,辨别:裁辨
了解辨别:熟论
阐明辨别:阐择
思考辨别:思辨
剖析分辨:剖辨
探求辨别:索辨
审查辨别:审辨
审辨优劣、真伪:科别 简别 甄别
 甄别、拣选:澄汰
 甄别等第:简第
 甄别次序:简序
能对难以区分的事物进行辨别:淄渑可辨
可以清晰地辨别:历历可辨
仔细地辨别:铢分
仔细思考,正确辨别:审思明辨
辨别出:认出 看出 认取
对事物分辨得十分清楚:擘毫分厘
能准确无误地分辨是非好坏:好恶不愆
(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别)


bian

辨白 辨别 辨才 辨词 辨理 辨明 辨认 辨识 辨诬辨析 辨正 辨证 分辨 明辨 识辨 不辨菽麦 明辨是非 青红难辨 皂白不辨 真伪莫辨


biàn

❶分辨;辨别:(王夫人)又命将那几包不能~得的药也带了去,命医生认了,各记号上来。(七七·1894)(刘姥姥)蹲了半天,忽一起身,只觉眼花头眩,~不出路径。(四一·949)
❷同“辩”,辩白:那些人见了如此,纵要复~,亦不敢~,只得忍气吞声罢了。(四四·1023)


❶别也。《周禮·天官·冢宰》: “辨方正位。” 鄭玄注: “辨,别也。鄭司農云: 别四方,正君臣之位,君南面,臣北面之屬。玄謂《考工·匠人》: 建國,水地以縣, 置𣙗以縣,眡以景。 爲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 《周禮·地官·賈師》: “賈師各掌其次之貨賄之治,辨其物而均平之。” 鄭玄注: “辨,别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 “設儀辨位,以等邦國。” 鄭玄注: “辨,别也” 《禮記·曲禮上》: “分争辨訟,非禮不決。” 鄭玄注:“分、辨.皆别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辨,皮勉反,徐方勉反。” 《禮記·樂記》: “化不時則不升,男女無辨則亂升,天地之情也。”鄭玄注: “辨,别也。” 《禮記·樂記》: “樂師辨乎聲詩,故北面而弦。” 鄭玄注: “辨,猶别也,正也。” 《禮記·仲尼燕居》: “是故以之居處有禮,故長幼辨也。” 鄭玄注: “辨,别也。” 《禮記·坊記》: “子云: 小人皆能養其親,君子不敬何以辨?” 鄭玄注: “辨,别也。”《禮記·表記》: “義而順,文而静,寬而有辨。” 鄭玄注: “辨,别也。” 《禮記·鄉飲酒義》: “隆殺之義辨矣。” 鄭玄注:“辨,猶别也。” 《論語·顔淵》: “子張問崇德辨志。” 鄭玄注: “辨,猶别。” (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鄭注)
❷辨然不疑惑也。《周禮·天官·小宰》: “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六曰廉辨。” 鄭玄注: “辨,辨然不疑惑也。杜子春云: 廉辨或爲廉端。”
❸猶“具” 也。《周禮·冬官·考工記》: “或審曲面執,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鄭玄注: “辨,猶具也。”
❹猶 “正” 也。《周禮·冬官·矢人》: “水之以辨其陰陽。” 鄭玄注: “辨,猶正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辨,皮勉反,劉方免反。” 《禮記·玉藻》: “朝,辨色始入。”鄭玄注: “辨,正也,别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辨,如字,徐扶免反。”
❺考問得其定也。《禮記·王制》: “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後使之。” 鄭玄注:“辨,謂考問得其定也。”
❻讀爲“貶”。《禮記·玉藻》: “立容辨卑,毋讇。” 鄭玄注: “辨,讀爲貶,自貶卑,謂磬折也。”陸德明 《經典釋文》:“辨,讀爲貶,彼檢反,《字林》 貶,音方犯反。”
❼分别政事。《禮記·表記》: “子曰: 祭極盡,不繼之以樂; 朝極辨,不繼之以倦。” 鄭玄注: “辨,分别政事也。”
❽分也。《易·剝》: “六二,剝牀以辨。” 鄭玄注: “辨,分也。” (《鄭氏佚書》)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