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语言的经济原则
释义

语言的经济原则

指在保证交际畅通无阻的前提下,语言符号的使用者力求讲究效能、经济省力的原则。它最初由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A.Martinet)提出。他认为,人们交际和表达上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体力)上和精神(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交际和表达的需要始终在发展变化,促使人们来用更多、更新、更复杂、更具有特定作用的语言单位, 而人的惰性则使人们倾向于尽可能减少力量消耗,使用较少、较省力、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这种冲突是言语活动中存在的从内部促使语言运动发展的力量。 它使语言处于经常发展的状态中, 并在成功地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 达到相对平衡和稳定。 经济原则是支配人们言语活动的规律, 它不仅能节省力量的消耗, 而且能使人们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对这种消耗进行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言语活动中所用器官的特殊构造和运转情况、 人的记忆能力和发音能力, 不同集团特有的语言习惯, 语言单位的复杂程度、 使用频率和信息量, 都是考察语言经济原则的先决条件。 因此, 马丁内又把语言的经济原则归结为 “(语言)作用力的综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在语言的运转中无处不在, 它广泛运用于音位系统的演变, 以及词汇和语法领域之中。 言语活动中, 特别是口语中为追求发音顺口的同化、 避免发音拗口的异化、 省略句、 缩略词语等, 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具体表现。 经济原则是语言发展的一条重要的规律。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