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语体文 |
释义 | 语体文又称白话文, 与文言文相对。 以白话为表现手段的文体。 大体在唐末, 尤其宋元以来北方话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与当时的口语很近, 因而容易为当时及后来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运用。 如唐代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及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乃至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学, 都属语体文。“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倡语体文,并经过同维护文言文的封建复古主义者的激烈斗争, 确立了语体文在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法定地位, 逐渐发展演变成现代语体, 即现代白话, 即具有明确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言。 这是汉民族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大改革, 为发展新文化, 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所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各种文章 各种文章所写的诗文:题辞 语体文yǔ tǐ wén白话文。1923年叶天底《白马湖上伴农民读书半年》:“语体文在农民方面教起来,起初仍和文言文感到同样的困难。”1929年周施冠《义务教育纲要》第四章:“我国国民学校一律用语体文,较之以前已有改革,惟是组织上不一律,所以教材的支配,自应时加注意,像简易小学和通常小学校,授课时间显有不同,生活环境亦属互异,不能不特编教本和精选活页教本,以资应用。”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