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层递
诗的层递即在诗歌中运用层递的修辞手法,使一句或一联诗中意思逐层深入,感情渐次增强。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即适其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曰:“盖‘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要是光说‘作客’‘登台,已有客中思乡的意思; 说成‘常作客’,‘独登台’,加上久客和孤独意,就进一层了; 加上‘悲秋’‘多病’,更进一层,更悲苦; 再加上离乡万里,人在暮年,又进一层。这样层层深入,所以更见深沉” (周振甫《诗词例话》)。 层递作为诗歌的一种修辞技巧,不只是扩大了一句诗或一联诗的容量,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诗的感情深度,造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感情氛围。 运用层递手法,要善于对生活的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用精确的语言通过形象来表达感情,做到意层深而不刻露,语浑成而不肤浅,收到层层深入,情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切忌人为地将感情分成几个层次,有意做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