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诔 |
释义 | 诔lei❶致悼词。《史记·孔子世家》:“生不能用,死而~之,非礼也。”(用:任用。非礼:不合乎礼的要求。) 诔 诔表彰死者德行功烈、寄寓对死者的敬慕悼伤之情的纪念性文字。刘勰《文心雕龙·诔碑》:“诔者,累也; 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诔原是古代贵族死后,累计他生时德行,用来确定谥号的。《周礼》司勋曰:“卿大夫之丧,赐谥诔也”。《礼记·曾子问》注:“贱不诔贵,幼不诔长”,“诔,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后来扩大到作战中英勇牺牲的军官,《礼记·檀弓》上:“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 (坠)。”县贲文、卜右血战死之,“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后又用于民间,《列女传》:“柳 下(惠) 既死,…… (妻) 乃诔云:……”文士取此形式表彰纪念自己倾慕的死者,诔便成文中之一体。诔文一般皆先述世系行业,末寓哀伤之意。《文心雕龙·诔碑》:“详夫诔之为制,盖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诔由于有表彰性,故述行务求真实。曹丕《典论·论文》:“铭诔宜实”。由于有追悼性,故寓情必主挚长。陆机《文赋》:“诔缠绵而凄怆”。事尚简要,文贵能悲,故多用四字为句,以求其节奏凄促。句意与句意间多跳脱,以俾览者联想而增生悲之效果。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诔文是《左传》哀公十六年传收录的鲁哀公诔孔子文。诔文中的名篇有《列女传》中收录的传说是柳下惠妻诔柳下惠文、颜延之《陶徵士诔》等。 诔 诔参见“哀诔”条。 诔lěi❶ 记述逝者事迹,表示哀悼。《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之。”《礼记·曾子问》:“贱不~贵,幼不~长,礼也。” 诔誄lěi〈文〉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示哀悼的文章 说明: 8画;讠部;左右 诔lěi❶ 叙述死者事迹并表示哀悼。 诔〔誄〕lěi古代用以表彰死者德行并致哀悼的文辞(仅用于上对下)。后来成为哀祭文体的一种。 各种用途的文章 各种用途的文章以颂扬为宗旨的诗文:颂 告词 告词祭告的文辞:祭词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另见:文采 文风 诔lěi叙述死者事迹以表示悼念:如今我越性将“公子”“女儿”改去,竟算是你~他的倒妙。(七九·1966)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