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组结构类型古今差别
词组结构类型古今差别古代汉语词组和现代汉语词组的不同可从两个方面看,一是特定类型的有无,二是同类型词组内部结构特点的差异。就类型的有无言: ❶古代汉语里没有表示动作量的动量词组,这是因为古代汉语里尚未产生动量词。 ❷古代汉语中没有“的”字词组,现代汉语里没有“者”字词组;而古今这两种词组各自所表达的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只有部分是相同的。 ❸现代汉语较为发达的使成式述补词组上古汉语里极为罕见。这种词组,由及物动词加上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构成,其中的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是及物动词作用于所涉及对象而造成的结果,如:“洗干净 (衣服)” 中,“干净”是“洗” 作用于 “衣服” 而让 “衣服”呈现出的结果,同样,“救活(他)”是“救他,使 (他)活”的意思;这样的语法、意义关系,古汉语多采取“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宾语”的形式表达,如“(项伯杀人,臣) 活之”,即 “使之活”,也即 “救活他”,也采用 “及物动词+ ‘而’+不及物动词 (形容词)+宾语”的形式 (通常称连动词组或并列词组)表达,如 “(匠人)斫而小之”即 “砍它而使之变小”,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 “砍小它”。这就是说,现代汉语的使成式述补词组所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多是通过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来表达的。当然,使成式述补词组大约到唐代就很多见了,至于产生的时代,自然更早些。同类型的词组,古今比较,也可看出些结构上的差异来。如: ❶连动词组,古代汉语里通常只有两个谓词性成分,如“大叔出奔共”,现代汉语中则不受此限,如“他跑到商场转悠了整整一个上午买回来两瓶过期了的桔子汁”;更有一些连动套兼语或兼语套连动的复杂词组,如“小王赶忙跑到医院请朱大夫过来给她进行急救”,在古汉语里是见不到的。 ❷ 名词性偏正词组的中心自上古至清末,都不能是人称代词,但是 “五四” 以后这种用法开始产生,现在在书面语里已并不罕见,如 “多愁善感的她”“作为一个穷学生的我”等。谓词性偏正词组的偏项 (状语),古汉语里不见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能愿动词 (助动词)并列组合充当的,而在现代汉语尤其是书面语言里这种用法已较为常见,如“(为了民族的昌盛,我们) 应当而且能够完成改革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