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shì❶ 毒虫或毒蛇刺、咬。《史记·淮阴侯列传》:“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淮南子·俶真》:“蜂虿~指而神不能憺。”(憺:定。) ❷ 毒害,危害。《韩非子·用人》:“有刑法而死,无~毒,故奸人服。”陆游《送曾学士赴行在》:“向来酷吏横,至今有遗~。” ❸ 怒恼。《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如两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螫shì〈文〉蜇(zhē),蜂、蝎等有毒腺的虫子用毒刺刺人畜。 另见1003页zhē。 说明: 17画;虫部;上下
螫zhē〈口〉义同“螫(shì)” △ 让蜜蜂~了一下。 另见728页shì。 说明: 17画;虫部;上下
螫shì蜇。
螫zhē,又读shì蜂、蝎等刺人。如:被蜂螫了。 叮咬
叮咬咂(咂啄) 嘬(嘬噆) 噆(噆嘬) 虫咬:叮 钉 蚛 虫咬过的:蚛 蛀虫咬:蛀(虫蛀) 蛀蚀内部:蠧心 鼠咬虫蛀:鼠啮虫穿 鼠啮蠹蚀 毒虫咬:螫(蜂~) 毒蛇咬:蜇螫
毒害
毒害惎 螫(蜂螫) 鸩(鸩毒) 毒痛痡毒 鸩毒 荼毒 瘏毒 毒害人民:螫搏 放毒药毒害:下毒 置堇 用毒药毒害:闹(~鱼) 煽起战争,毒害人民:鼓毒 安闲享受就像毒药一样能害人:宴安鸩毒 (用有毒的东西使人受害:毒害)
螫(一)shì (二)zhē【辨形】 上是赤,是攵,下是虫。17画。形声。 【辨义】 螫(一)shì蜂、蝎等用尾刺刺人或牲畜:螫毒|螫针|蝎蝎螫螫。 (二)zhē义同“螫(一) shì”。用于口语。常用“蜇(二)zhē”。 【辨析】 二音同义,都指“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牲畜”。区别在于: 一、构词方式不同:螫(一)shì构成合成词和成语;(二)zhē单用。 二、使用时语体色彩不同:螫(一)shì用于书面语;(二)zhē用于口语。 【辨误】“螫(一)shì”与“螫(二)zhē”同形同义异音;“螫(二)zhē”与“蜇(二)zhē”同音同义异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