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像】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系统(如反射镜、透镜组等)反射或折射后,如为发散光线,它们反方向的延长线(虚光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图景。不能显映在屏幕上,也不能用照相底片记录,但可用眼睛观察。如在平面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中观察到的像。
虚像xū xiàng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凹面镜、凸透镜反射或折射后,如果光线是发散的,那么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虚像。1895年傅兰雅《光学须知》:“将物体置於大光心内,即在聚光顶与镜面之间,则其光线回射之后,目视其体,似在镜背之后,是谓之虚像。”1902年汇报馆译《形性学要》卷七:“问:‘按此三例有何功效?’答:‘按此三例,成物像二式。一曰实像,一曰虚像,悉如凹镜之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