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jie垫着。柳宗元《捕蛇者说》:“往往而死者相~也。”苏轼《赤壁赋》:“相与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乎:于,在。既白,已经放亮。)
藉〈隐〉清代浙江杭州旧衣铺指数目九。参“大、土、田、東、里、春、軒、書、藉”。见清·翟灏《通俗编·识余》。
藉jiè❶ 草垫,垫子。《周易·大过》:“~用白茅。”《礼记·曲礼下》:“执玉,其有~者则裼,无~者则袭。” ❷ 枕藉,垫。柳宗元《捕蛇者说》:“往往而死者相~也。”苏轼《前赤壁赋》:“相与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❸ 坐卧他物之上。《汉书·佞幸传·董贤》:“尝昼寝,偏~上袖。”(上:皇帝。)杜甫《玉华宫》:“忧来~草坐,浩歌泪盈把。” ❹ 凭借,依托。《史记·秦始皇本纪》:“不~公侯之尊。”李商隐《井泥四十韵》:“伊尹佐兴王,不~汉父资。” ❺ 借给。《吕氏春秋·精谕》:“弊邑寡君使下臣愿~途而祈福焉。”《史记·留侯世家》:“臣请~前箸为大王筹之。” ❻ 连词。假使。陆游《书浮屠事》:“~有之,有如是之能受者乎?” 另见246页jí。
藉jí❶ 践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吾弟。”《赤壁之战》:“羸兵为人马所蹈~,陷泥中,死者甚众。” ❷ 进贡。《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其~于成周。” 另见274页jiè。
藉jí❶〈文〉践踏,凌辱。 ❷见470页“狼藉”。 ❸姓。 另见404页jiè。 说明: 17画;艹部;上下
藉jiè❶〈文〉垫子 △ 草~。 ❷〈文〉垫;衬 △ 枕~。 ❸见826页“慰(wèi)藉”。 ❹见980页“蕴(yùn)藉”。 另见365页jí。 说明: 17画;艹部;上下
藉○狼~(杂乱不堪)丨杯盘狼~丨声名狼~。 另见 jie。
藉❶垫在下面的东西:以茅草为~。 ❷垫;衬:枕~︱~地而坐。 ○慰~(安慰)︱蕴(yun)~(指说话、神情或文章等含蓄而不显露)︱风流蕴~。 另见 ji。
藉jí❶ 草垫子。 ❷ 姓。 另见255页jiè。
藉jiè❶ 垫在下面的东西:以草为藉。 ❷ 垫,凭借:枕藉。 ❸ 包含,聚积:蕴藉。 另见228页jí。
藉jí1 践踏;欺凌。《汉书·灌夫传》:“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2 见“狼藉”(836页)。另见717页jiè,717页jiè借[二]。
藉jiè1 古时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草垫。2 垫。柳宗元《捕蛇者说》:“往往而死者相藉也。”3 坐卧在某物上。《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另见652页jí,717页jiè借[二]。
藉见[蘭藉]
藉jiè草垫。《周易·大过》:“藉用白茅。”《礼记·曲礼下》:“执玉,其有藉者裼,无藉者则袭。”孔颖达疏:“凡执玉之时,必有其藻以承于玉。”《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
藉(一)jiè (二)jí【辨形】 左下是耒,起笔是横,一捺变点。17画。形声。 【辨义】 藉(一) jiè ❶ 垫,衬: 枕藉。 ❷垫在下面的东西:以茅草为藉。 〔慰藉〕安慰。 〔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二)jí ❶乱七八糟:藉藉|狼藉|杯盘狼藉|声名狼藉。 ❷ 姓。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词性有所不同: 藉(一)jiè作动词、名词;(二)jí作形容词、名词,并作形容词性语素构成成语。 二、适用范畴不同:藉(一)jiè表示动作行为和物品名称;(二)jí表示事物状态,并用于姓氏。 【辨误】《简化字总表》注:“藉口、凭藉”的“藉”简化作“借”,“慰藉、狼藉”等的“藉”仍用“藉”。
藉jiè铺垫:~葳蕤而成坛畤兮,檠莲焰以烛兰膏耶。(七八·1962)
藉❶税也。《詩經·大雅·韓奕》:“實墉實壑,實畝實藉。” 鄭玄箋: “藉,税也。” ❷借也。《周禮·天官·甸師》:“甸師掌帥其屬而耕耨王藉, 以時入之, 以供盛。”鄭玄注: “藉之言借也。” 《禮記·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 鄭玄注: “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陸德明 《經典釋文》:“藉,在亦反。” ❸猶“廌”也。《儀禮·士虞禮》:“藉用葦席。” 鄭玄注: “藉,猶薦也,古文藉爲席。” ❹藻也。《禮記·曲禮下》: “執玉,其有藉者則裼。” 鄭玄注:“藉,藻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藉,在夜反,下同。” ❺藉田也。《禮記·祭義》:“是故古者天子爲藉千畝。”鄭玄注: “藉,藉田也。”陸德明 《經典釋文》:“藉,在亦反,藉田,《説文》 作藉。”《春秋傳服氏注十》:“鄅人藉稻。” 注:“藉,耕種於藉田也。” (《鄭氏佚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