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两观之诛 |
释义 | 两观之诛两观,原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后借指行刑正法之所。“两观之诛”语本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孔子有两观之诛指: 诛少正卯之事。《孔子家语·始诛》:“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于两观之下。”两观谓鲁阙。后来遂以此喻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隋书·高祖纪上》:“近者内有艰虞,外闻妖寇,以鹰鹯之志,运帷帐之谋,行两观之诛,扫万里之外。” 两观之诛liǎng guān zhī zhū汉·刘向《上灾异封事》:“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两观指春秋时鲁国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孔子诛少正卯处。后用“两观之诛”比喻为了国家安定而对乱臣贼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杀戮。《隋书·高祖纪上》:近者内有艰虞,外闻妖寇,以鹰鹯之志,运帷帐之谋,行两观之诛,扫万里之外。” 诛杀 诛杀殛(诛殛;罚殛) 讨(讨杀) 馘(馘截;翦馘) 投兵 夷灭 屠斩诛斥 诛戮 诛锄 诛斩 诛断 诛毙 诛伤 诛僇 诛磔 极诛 夷诛 赤诛 斩伐 磔杀 枭夷 罚极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