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斗文
科斗文也称科斗书、科斗字。战国时人用漆在简牍上书写的一种文字。由于漆较涩重,字形头粗尾细,形如蝌蚪(古写作“科斗”),故名。《尚书·序》:“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孔颖达疏:“科斗书,古文也,所谓苍颉本体,周所用之。以今所不识,是古人所为,故名古文。形多头粗尾细状,腹团圆,似水虫之科斗,故曰科斗也。”《南史·江淹传》:“时襄阳人开古冢,得玉镜及竹简古书,字不可识。王僧虔善识字体,亦不能谙,直云似是科斗书。”王国维《观堂集林·科斗文字说》认为:“魏晋间凡异于通行隶书者皆谓之科斗书。”后来有人仿照这种形体书写小篆,称科斗篆。
科斗文见【科斗书】。
科斗文见“科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