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确凿;失实、虚妄
○确实què shí(形)真实可靠:消息~|~可靠|不太~|肯定~|~的报导|~的信息|~的事情|这件事他亲眼看见,而且说得确确实实。 *(副)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如此| 工程~有进展|学校规划~很好|目前形势~不错|这种方法~有效。
○确凿què záo(形)非常确实:~不移|事实~|~的材料|~的罪证|证据~|情报~|~的数据。
●失实shī shí(动)跟事实不符:一则~的新闻 |传闻~|文章~|文中的记录~|所说~|描写~|情报~|报导~|消息~|解说~。
●虚妄xū wàng(形)没有事实根据的:纯粹是~之说|书中所说,大多是~之言|~无据|~的想法。
确实真实可靠。《梁书·武帝纪中》:“可申敕诸州,月一临讯,博询择善,务在~。”
确切;确实;确凿quèqiè quèshí quèzáo【同】 都可作形容词;都有真实、准确、不虚假的意思;都有书面语色彩,都是中性词;都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都能作谓语和定语。 【异】 “确切”侧重指切合实际,没有差错,十分准确;多用来形容语言表达准确、描写恰当、评价分寸得当、比喻贴切等;不能重叠。[例]~地说,他没有这个能力。“确实”侧重指真实可靠,不虚假;可受“很”、“非常”的修饰;可重叠为AABB式;常用于情况、事件、数字、情报、消息等方面;常作定语。还可作副词,表示的确如此,不受“很”、“非常”的修饰,常作状语,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例如:“他确实没回家,不信你进屋看吧”;“确切”、“确凿”没有副词用法。[例]情况是~的,不用再查了。“确凿”侧重指准确实在,不可否认;语义最重;多用来形容事实、材料、证据准确无误,不可否认;不能重叠;不作状语,常作谓语和定语。[例]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 【反义】 确切—含糊 含混/ 确实—虚假 含混/ 确凿—含混 虚假
的确;确实díquè quèshí【同】 都可以用作副词,都可以表示对客观情况真实性的肯定;都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副词前,或用在句首,起强调的作用;都可以重叠为AABB式,表示十分肯定的语气;两个词一般可以换用,例如:“他考上大学的确(确实)不容易”。 【异】 “的确”着重指可信,无可怀疑。只有副词用法。[例]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也有不足之处。”“确实”着重指真实可靠,没有虚假。除作副词外,还可用作形容词,表示准确、真实可靠的意思,多用于消息、情况、证据等,例如:“根据确实的情报,敌人已经出了村”;“的确”没有形容词用法。[例]黄河浪《故乡的榕树》:“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但我~知道,这一觉已睡过了30年,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 【反义】 的确—或许 也许/ 确实—或许 也许 虚假
切实;确实qièshí quèshí【同】 都是形容词;都指真实、实在,与客观事实相符;都是中性词;都能重叠为AABB式;都能作状语。 【异】 “切实”侧重指符合实际,不虚浮;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只能修饰动词,带有使令要求的语气。[例]各级政府要~抓好防汛工作。“确实”侧重指真实可信,不虚假;除修饰动词外,还可修饰形容词;有强调性,带陈述语气,不含使令、要求的意思。[例]他~走了,我不骗你。 【反义】 切实—虚浮/确实—虚假
确实quèshí❶真实可信 △ 数据~。 【同】确凿 确切 ❷的确 △ 风~太大。
确实quèshí❶ 〈形〉可靠无疑的:通知确实│情报确实。 【同义】可靠│确凿│真实。 【反义】虚假│虚伪。 ❷ 〈副〉真的,的确,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性表示肯定:确实是他│确实有过类似的情况。 【同义】的确│确乎│实在。
确实quèshí❶真实。 【组词】确实的消息︱确实的数字︱确实的情报︱不确实 【例句】我从《北京晨报》得到确实消息,昨天中国大学生联合登山队部分队员顺利回到拉萨。 ❍ 班长透露给我们一个确实的情报,实习老师很快就要来了。 【近义】真实︱确凿 【反义】虚假︱失实 ❷副词,表示对客观情况的肯定。 【例句】情况确实很严重,大家不约而同地望着刘邓首长。 ❍ 方志敏淡淡地说:“我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 【近义】的确︱实在 【反义】虚假
【确实】1 真实可靠。如:确实消息。2 的确。如:这件事确实与他无关。
确实quèshí1.真实可靠。形容年岁、数字、情况、话语、报告、消息、信息、新闻、情报、证据等。例如: ❶ 这个消息确实吗? ❷ 如果侦察员刚才报告的情况确实的话,我们还要准备打。(杜鹏程《保卫延安》) ❸ 难道莫干丞的报告不确实么?(茅盾《子夜》) ❹ 父亲确实的年岁忘记了。 ❺ 赵子曰日夜盼谭女士的消息,可是阎乃伯总不吐确实的口话。(老舍《赵子曰》) ❻ 他从茶馆里得到确实的信息,铁路真个不通了。(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 ❼ 觉新的话给他一个确实的证据: 战斗就要开始了。(巴金《春》) ❽ 空口说大话,要改良国家,要改良社会,是没有一点效果的;从小处切近处做起,却有确实的把握。(叶圣陶《倪焕之》) ❾ 我虽然还没有探听确实,可是她究竟编造了些什么,也不难推测得什九。(茅盾《腐蚀》) ❿ 这句话更加有了确实可靠的保证。(叶圣陶 《中国人站起来了》) ⓫ “两年又十天。”屠维岳很镇静很确实地回答。(茅盾《子夜》) ⓬ 这三个文件就是确确实实的证据。(叶圣陶《中国人站起来了》) 2.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例如: ⓭ 对这位刚满二十岁的北京姑娘来说,那确实是永生难忘的。 ⓮ 就凭这几手,老田确实也够得上个专家。(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⓯ 她们确实表现不错。 ⓰ 我确实想不起来了。 ⓱ 不是幻想,不是神话,确确实实就有那样的人,能够把战士的心照亮,……(王愿坚 《足迹》) ⓲ 现在既然时机成熟,确确实实“应该放手大干” 了。(魏巍《东方》)
确实/非常确实/准确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固(固然) 洵 诚然的确 确实 实在 表示对某种情况姑且承认:从(从使) 就(就使;就令;就算) 即使 正使只使 哪怕 尽管 遮莫 纵使 纵然 承认有效:算(算数) 作数 作准 承认对方的优势:买账 承认吃亏:认(认头;认亏) 任吃亏 承认注定的命运:认(认命;认业) 承认说过的话或有过的事:认账 承认是同一的:认同
实在
实在实切 靠实 实地 实牢 实落 道地 笃实 着实 委实 确实 踏实 实打实(实打实着) 实丕丕 确实,实在:践实 妥当实在:妥实 为人和做事实在、不虚浮:实而不华 认真、着实:扎实 深厚扎实:厚实(武功~) 十分实在:剀 (工作扎实:实在)
确实
确实实(实落;实实;实确;实然;定实;着实;端实;煞实;其实;信实) 委(委是;委实) 谅 底 恂 询 洵(~属可贵) 的(的的;的确;的真;的当;的实;端的;委的) 凿(凿凿;凿然) 固诚(~非所料;~有其人) 谌 镌(~如所言) 真(真个;真是;真成;真正;真来;当真;认真) 展(~也有成) 良 允(允洽) 确乎 确切 确核 确然 明白(援证~) 道地 不假 确系事实:属实 确切信实,的的确确:确确实实 踏踏实实,确实具体:切切实实 确切、实在:丁一卯一 的一确二 实在,确实:其实 明白、确实:丁一确二 确实可靠:碻凿 真的 真性 真然 真当 完全确实:的确 清楚确实:真切 明白真切:较切 较亲 详细确实:详实 详的 详核 详核 翔实 简要翔实:简约详核 精辟翔实:精核 真实,确切:逼逼 确实可靠,不容怀疑:确凿不移 确切不移 精密确切:精审 精塙 (真实可靠:确实)
另见:证据 凭证 是 正确 无错 结论 ︱虚假
是这样
是这样表示不外乎是这样:无非 推测必然是这样:势必 想必 确实是这样:果真 当真 真正 真的 端的 认真 表示事情确实是这样:允 固 真(真是;真成;当真) 果(果真;果然) 信 审(~如其言) 委的 的当 的确 笃实 委实 实在 诚然 分明 确实 真正的、正式的:正南巴北 正经靠北
确实queshi❶真实可靠:这个消息~吗? |试验已取得了~的数据|教授亲自动手术,以便~保证手术成功。 ❷〈副〉表示对事物的真实性加以肯定:经过教育以后,他~改好了|这种药服了~有效|全民一齐动员,城市卫生~得到了改善。
确实què shí❶形容词。真实可靠,用于褒义。 【例】自然,我并不深知这事是否确实…… (鲁迅《坚壁清野主义》) ❷ 副词。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用于褒义。 【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确实(同)切实 确切 确凿
确实què shí准确无误: 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得~,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七四·1803)
确实quèshí真实可靠,确切无疑。 例 情报确实。/他确实讲过这番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