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例指在甲骨上书刻文辞的体例。 具体而言,包括:(a)刻辞的行文方向。有单列直行,如《殷墟文字乙编》3409;有单列横行,如《殷虚书契后编》下3.8;有左行,如《殷契粹编》1480;有右行,如《殷契佚存》62;还有参错杂乱者,如《殷虚文字甲编》2407、2770。 (b)甲骨正面反面卜辞的关系。 有相配的,如《殷虚文字乙编》7456,左右各刻一辞,而占辞刻于反面;有相续的,如《殷虚书契菁华》1、2,其中有一条卜辞因正面刻不完而转于反面。(c)卜辞的段落结构。如前辞、命令辞、占辞、验辞的有无。 (d)同版卜辞的位置及先后次序。有相向的,如《铁云藏龟》244.2;有相背的,如《殷虚文字乙编》7456;占卜次序一般由下向上,如《殷虚文字甲编》2502。(e)反映不同占卜方法的甲骨卜辞类别。有单贞卜辞、对贞卜辞、成套卜辞等。 掌握甲骨文例,是通读甲骨卜辞的门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