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濡湿、湿润;干旱、干燥
○潮湿cháo shī(形)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的地方|空气~|气候非常~|外面很~|雨后新晴的原野,~而滋润。
○濡湿rú shī(动)沾湿,使潮湿:汗水霎时~了衣衫|双唇发干,要不断用棉球蘸水~|他碧蓝的眸子又一次~了。
○湿润shī rùn(形)(土壤、空气等)潮湿而润泽:~的土壤|空气~|~的草地| 眼睛~了。
●干旱gān hàn(形)土壤、气候因降水不足而干燥:这几个省总是~缺水|蛟龙未济逢~|严寒冻不死它,~旱不坏它,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干燥gān zào(形)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的空气|沙漠地区气候很~|天气~而炎热|~的木柴。
潮湿;湿润cháoshī shīrùn【同】 都是动词;都可表示有水分,不干燥。 【异】 “潮湿”强调的是“湿”,指物体含有水分高于正常含量,有水分过多的意思;语义较重;适用对象除用于地面、土壤、空气等自然界物体外,还常用于人工制造的物品,例如:衣服、床板、衣柜等,但不能用于人。[例]曹禺《雷雨》:“低沉~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湿润”强调的是润泽,指物体的湿度合适,不会过多;语义较轻;一般只用于土壤、空气等,而不能用于人工制造的物品,还可用于人,指人们感情激动时眼里含有泪水。[例]看到此情此景,他双眼~了。 【反义】 潮湿—干燥/ 湿润—干燥
潮湿cháoshī物体所含水分高于正常状态 △ 阴暗~|~的山洞。 【同】湿润 【反】干燥
潮湿cháoshī〈形〉物体含有的水分高于正常的量:衣服潮湿|潮湿的木板。 【同义】湿润。 【反义】干燥。 【辨析】“潮湿”和“湿润”:“潮湿”指湿度大,水分多,“湿润”指湿度合宜;“潮湿”多用来形容土地、空气、物体等,“湿润”除了上述对象外,还常常形容眼睛。
潮湿cháoshī比正常状态的水分多。 【组词】空气潮湿︱室内潮湿︱阴冷潮湿 【例句】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 ❍ 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大森林上面,潮湿的风缓缓地吹着。 【近义】湿润︱潮气 【反义】干燥
潮湿cháoshī含有的水分比正常状态多。用于天气、气候、空气、气息、土地、道路、沙滩、处所、空间和建筑物以及物品等,也可以形容眼睛 (表示流泪)。例如: ❶ 要待转了东南风,天气潮湿了,上漆才容易干,…… (叶圣陶《书桌》) ❷ 地面挺潮湿,一迈步溜滑。 ❸ 就地垫着茅草睡觉,太潮湿了。 ❹ 洋火潮湿,风雨又大,换了好几个手,还是点不着。(孙犁《风云初记》) ❺ 志愿军的脚步移动了,人们的眼睛潮湿了,但谁也忍着,竭力喊着口号,仍然没有哭。(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❻ 潮湿的雪雾罩在汽车窗上,车灯照射之处只见雨雪缤纷,…… (刘白羽《樱花》) ❼ 迎面扑来一阵潮湿的气息。(老舍《鼓书艺人》) ❽ 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鲁迅《孤独者》) ❾ 两头大骡子并排走着,明亮的铧板上翻起的潮湿的泥土,齐整的像春天小河的浪头,雕匠刻出的纹路。(孙犁《风云初记》) ❿ 丝车转动的声音混合成软滑的骚音,充满了潮湿的空间。(茅盾《子夜》) ⓫ “唉,地是人家的么! ……”他用潮湿的眼睛去望着程仁。(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⓬ 管子挨着地面,受了潮湿,粘了许多水珠子,…… (艾芜《屋里的春天》) “潮湿”常跟有关形容词连用。例如: ⓭ 屋里异常潮湿、黑暗,屋角上挂满了蛛网。 ⓮ 他们穿过潮湿闷热的高粱地,到河里洗澡。 ⓯ 古巴炎热潮湿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甘蔗生机旺盛极了。(秦牧《愤怒的海》) ⓰ 那间漆黑、潮湿、阴冷的汽车库,好像已经发霉了,又像在另一个世界里。(郑万隆《年轻的朋友们》) 潮湿
潮湿潮(潮润) 润(润湿) 洳(洳湿)湿(湿垫;濡湿) 浸淫 又潮又热:溽暑 袢溽 微潮:潮丝丝 炎热潮湿:暑湿 郁热潮湿:炎溽 寒冷潮湿:寒湿 阴暗潮湿:湆 阴湿 低下潮湿:湫湿 低矮潮湿:低湿 卑湿 沮洳 湿洳渐洳 低洼潮湿:沮湿 黏糊潮湿:黏湿 变潮湿:溽湿 已经晒干或烤干的东西又变潮湿:回潮 潮湿的样子:湿漉漉 湿浸浸 湿渌渌 湿答答 湿润润 湿溶溶 湿渍渍湿挝挝 湿?? 潮湿黏糊的样子:潮黏黏
潮湿chaoshi含有较多的水分:地上很|~|南方~的气候不太适合北京人|衣服还有一些~,再晾半天就全干了。
潮湿(同)湿润 (反)干燥
潮湿cháo shī(地里)含水分多,不干燥:说笑了一回,贾母便说,“这里~,你们别久坐,仔细受了~。”(五十·1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