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
沧浪诗话宋·严羽撰。一卷。羽字仪卿、丹邱,号沧浪逋客,生卒不详。邵武 (今属福建) 人。此书成于理宗淳佑以前。严羽虽不以诗名,但《沧浪诗话》之作,无论在诗学理论的系统性、诗学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迥出宋代诗话之上,故在宋人诗话著作中是对后世诗学理论发展影响最大的一部。全书共五章。《诗辨》陈述了对诗歌创作的基本主张和纲领性见解。《诗体》是对历代诗歌体制发展的描述和评论。《诗法》是对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和写作方法的总结和概括。《诗评》是对古今诗歌作品及作家的评论。《诗证》是关于一些诗歌篇章的文字、作者的辨析和考证。末附《与吴景仙论诗书》,则是对此书主旨所作的说明与补充,相当于自序。 严氏论诗,主要针对江西派之弊而发,自谓“其间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对苏、黄诸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歌创作中散文化、议论化倾向深致不满。以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不涉理论、不落言筌者,上也。”因而强调“兴趣”、“妙悟”,标举盛唐,推崇李、杜。谓“诗者,吟咏性情也。”而“盛唐诸人”诗歌创作的最大特点是“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论述对诗歌艺术的形象特点和诗歌创作的形象思维规律有更新更高的认识,在诗学理论的发展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此书在论诗方式方法上,显著地特点是“以禅喻诗”。自谓“说禅”的“本意但欲说得透彻,初无意于为文”,是借用禅宗的某些语言作为譬喻,来把诗歌理论说得清楚明白,无意在儒佛之间进行取舍。认为唯将自汉魏迄宋各代诸家之诗“熟参之”,“久之自然悟入”,“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借禅以为喻”,乃严氏借以表达其对诗歌创作之“妙处”在于不粘不脱及丰富的想象特点,和美感欣赏中那类可以意会,难以言传情况的体会与理解,颇有精到之见。但严氏撇开现实生活,脱离客观的物质世界、片面强调“兴趣”,“一味妙悟”,终未能正确揭示出诗歌的本质。同时,某些禅语运用欠当,虽倡导“以盛唐为法”,又无视盛唐诗歌的丰富多彩,过分强调“唯在兴趣”,显然不够全面。有《百川学海》本、《历代诗话》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郭绍虞校释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