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杏光 |
释义 | 林杏光林杏光1937—广东省兴宁县人。1959年中山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任教,讲授现代汉语、语法、词汇、写作等课程。1971~1978年参加《汉英词典》的编纂工作,担任汉语编辑组组长,负责汉语词条和汉语例证的选编,并审阅了全书的汉语虚词解释。此词典1986年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979年调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专门从事语言研究工作,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代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词汇学 (词汇语义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社会研究所教授、计算语言学研究室主任、香港《普通话》杂志编委。现为中国语言学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委会专委、北京市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他明确提出在信息化时代,作为语言研究工作者要自觉地使语言研究适应时代的需要。几十年来,他在词义分类、词语搭配、汉语句型这三个语言学界较少涉及、而又十分繁难的领域,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出版了 《汉语多用词典》、《四字语分类写作词典》、《简明汉语义类词典》(和菲白合编)、《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 (主编)、《简明汉语搭配词典》 (主编)、《学生常用词搭配词典》 (主编)、《现代汉语通用字典》 (副主编)等辞书。出版的专著有《汉语五百句》、《复句与表达》、《词语的理解及运用》、《汉语句型》、《新加坡华文报语文评议》(主编)等,另有单篇论文 《论词义分类和词语搭配》、《词义分类散议》、《汉语生成P型规则及其科学编码与排序》、《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与鲁川合写) 等。在上述的专著和论文中提出了许多语言学的新观点。在《汉语五百句》中提出句型分类的三个要求(共同尽举、互相排除、标准统一)和用句子成分分句型的方法,并指出句型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从句子的整体结构上把握其形式与意义的特点。《复句与表达》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如何安排分句的主语、义类复句的选用等问题有新的见解,提出了用标点表达分句关系、用分句结构给复句分类的标准。《汉语句型》 中的 《论现代汉语句型的研究》 一文提出了一条研究句型的路子: 在进行结构句型研究的同时,还要开展场所常用句和意向常用句的研究,应该把结构句型与场所分类、意向分类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最后落实到语言表达的技巧上。该文根据“一义多式”的语言事实,提出在研究结构句型的基础上,全面归纳和整理现代汉语的义类句式,进而进行同义句的辨析。还提出两类同义句,并认为两类同义句都有研究价值。该文还指出,归纳整理义类句式,是汇集,重点是求其同;同义句辨析,重点是求其异,说明同义句的细微差别。《汉语句型》 中的《词义分类的实践和认识》提出并分析了一个词义分类系统,提出用系统论、控制论研究词义分类,提出鉴别词义分类是否成系统的标准和鉴别词义分类系统优劣的标准,指出中外词义分类的不同风格。《汉语句型》 中的 《词语搭配的性质和研究》 认为词语搭配是词汇语法范畴,提出全面调查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的方法,提出全面描写词语搭配状貌的两种方法: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