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转
旁转在收[Ø]、[k]、[ŋ]尾,[i]、[t]、[n]尾或[p]、[m]尾的三大类韵部中,同类邻韵相转化,即阴声韵转化为邻近的阴声韵,阳声韵转化为邻近的阳声韵,入声韵转化为邻近的入声韵,音韵学家叫做“旁转”。如“谋”[mǐuə]“谟”[ma]同义,明母双声,之鱼旁转,《尔雅·释诂》:“谋,谟也。”《诗·小雅·皇皇者华》“周爰咨谋”,《淮南子·脩务训》作“周爱咨谟”。“匏”[beu]“瓢”[bio]同义,並母双声,幽宵旁转。《说文解字·包部》:“匏,瓠也。”《玉篇》:“瓢,瓠瓜也。”“叩”“扣”“敂”“攷”“考”同义,溪母双声,侯幽旁转。“叩”“敲”同义,侯宵旁转。《论语·宪问》:“以杖叩其胫。”《论语集解》:“孔曰:叩,击也。”《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杨注:“扣,与叩同。”《说文解字· 攵部》:“敏,击也,读若扣。”《广雅·释诂》:“攷,击也。”《诗·唐风·山有枢》:“弗鼓弗考。”《毛传》:“考,击也。”《说文解字·攵部》:“敲,横擿也。”
旁转古音中阴声和阴声, 阳声和阳声、 入声和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如 “斯”从 “其”声, “其”在之部, “斯”在支部,二者都是阴声韵,是旁转。旁转的现象在古音的押韵、 谐声、 通假、 注音等材料中很普遍。 现代学者认为构成旁转的字音主要元音应是相近的, 韵尾一般相同。 一些古音学家所说的阴声韵也包括入声韵在内, 所以阴声与阴声的旁转, 有时也包括阴声与入声的相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