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字式被动句古汉语被动句式之一。古汉语中的被动句,有的是在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加上一个“被”字,其格式是“主语+被+谓语动词”,后来又可以在“被”字后面加上行为的主动者,其格式是“主语+被+主动者+谓语动词”,这种被动句叫“‘被’字式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式现代汉语里仍普通使用,其中的“被”本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最初只虚化为助动词,其语法作用是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表达被动意义,并不能引入行为的主动者,如《战国策·齐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句子主语“万乘之国”有被动性质,把“被”用于“围”前来表达被动意义,主动者“赵”不是由“被”引入,而是由介词“于”引入。后来“被”进一步虚化为介词,可以引入行为的主动者,这种“被”的语法作用是和它后面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充当状语,引入行为的主动者。如《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帝谪为鼓吏。”主语“祢衡”是“谪”的受事者,用“被”引入行为的主动者“魏武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