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宾语
释义 宾语

宾语

在述语后边,受述语支配、关涉的人和事物。汉语中,宾语都在述语后边,常由名词、代词以及除了介词词组以外的各种词组来充当。如:“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中的“房子的来历”。


宾语

宾语

句子成分之一。《马氏文通》等早期语法书称为“止词”。表示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处所或变化的结果,有时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事物,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来充当。如《左传·庄公十年》:“齐师伐我。”宾语“我”表示动作的对象。《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宾语“谷”“陵”表示变化的结果。范仲淹《岳阳楼记》:“南通巫峡,北极潇湘。”宾语“巫峡”“潇湘”表示处所。《诗·召南·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宾语“苦叶”“深涉”表示存在的事物。此外还有使动宾语、意动宾语。古代汉语里,宾语通常放在动词后面,在以下情况里要放在动词之前:
❶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韩非子·五蠹》:“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莫之养”就是“莫养之”。《史记·李斯列传》:“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未之闻”就是“未闻之”。《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无尔诈”就是“不诈尔”,“无我虞”就是“不虞我”。也有例外,如《荀子·正名》:“圣人不爱己。”《汉书·韩信传》:“上未奇之也。”
❷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❶动词的宾语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前面。如《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何操”就是“操何”。《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谁欺”就是“欺谁”。
❷介词的宾语是疑问代词,置于介词之前。如《庄子·逍遥游》:“奚以知其然也?”“奚以知”就是“以奚知”,意思是“根据什么知道”。《左传·成公三年》:“子归,何以报我?”“何以报”就是“以何报”。
❸叙述句的宾语前置。为了强调某一宾语,有时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在动词与其宾语之间加助词“之”“是”或“焉”等,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如《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之谓”就是“谓我”。丘迟《与陈伯之书》:“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宾语“吞舟(之鱼)”置于动词“漏”之前。《左传·隐公六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晋郑焉依”就是“依晋郑”。
有时还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一个范围副词“唯(惟、维)”,构成“唯(惟、维)……是(之)……”的宾语前置形式。如《左传·宣公十二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敌是求”就是“唯求敌”。《史记·周本纪》:“今殷王纣维妇人之言是用。”“维妇人之言是用”就是“维用妇人之言”。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惟务去陈言”的意思。
❹介词的宾语提前。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置于介词之前。如《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就是“以一贯之”。《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方城以为城”就是“以方城为城”,“汉水以为池”就是“以汉水为池”。参见“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司词”条。


宾语

宾语

谓语动词的连带成分。指动词所关涉或支配的人或事物。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外动词的后面,一定要再带一种实体词。这所带的实体词,就是被那动作所射及的事物,就叫作‘宾语’。”例如:“工人造桥” 中 “桥”是宾语。宾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宾语是对动词说的。”有各种不同的动词,因此动词跟宾语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有的宾语是动词行为的受事”; “有的宾语是表示处所的”; “有的宾语表示存在的事物”; “有的宾语表示主语的类别”; “有时候宾语是由动词行为产生的结果”; “有时候宾语好象是动词行为的施事”;“有时候宾语表示主语的数量”;“有时候宾语表示主语数量的一部分”。一般则把宾语的意义类型分为三种:
❶受事宾语,如“挖洞” “吃饭”,宾语 “洞” “饭”是动作的受事。
❷ 施事宾语,如“跑了一只羊” “来了一个客人”,宾语“羊”“客人”是动作的施事。
❸ 中性宾语,如 “他是中国人”“阎家山有个李有才”,宾语“中国人”“李有才”是中性宾语。除副词和叹词外,其他实词和短语一般都可以作宾语。从充当宾语的词语的性质看,宾语可以分为体词性宾语(如“我爱母亲”)、谓词性宾语 (如 “部队开始行动了”“我感到幸福”)两种。宾语在句中的位置一般在动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置于动词之前,如“我谁都不认识”中的“谁”。这种宾语,有的语法著作称之为“前置宾语”,有的语法著作则将其看成主谓谓语句中作谓语的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宾语在句子结构里有两种理解:一指宾语部分;一指宾语中心。参见“受事宾语”“施事宾语”“中性宾语”“体词性宾语”“谓词性宾语”“小句主语”“宾语部分”“宾语中心”“主谓谓语句”。


宾语bīnyǔ

〈名〉语言学术语,动词的连带成分,一般放在动词后边,用来回答“谁”或“什么”,如“他读书”,“书”就是宾语;有时一个句子可以有两个宾语,如“送给他一支笔”,“他”和“笔”都是宾语,“笔”是直接宾语,是动作涉及对象,“他”是间接宾语,是动作所影响的人。


【宾语】

句子中受动词支配的成分,表示动作关涉的人或事物。在汉语中,一般在动词的后面,常用名词或代词来充当。如“喝水”中的“水”,“帮助他”中的“他”。


宾语

又称目的语、 宾格。 与动语 (或称述语) 相依存。 在动词性成分 (即动语) 之后, 且受其支配或影响的成分。 能回答 “谁”、 “什么”、 “何处”等问题。一般由名词性词语充任。 按照与动词的意义关系, 主要可分为受事宾语、 施事宾语和中性宾语三种类型。按照充当宾语的词语的性质, 可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


宾语bīn yǔ

动词的一种连带成分,一般在动词后边,用来回答“谁”或“什么”。1930年《中华百科辞典》:“宾语(Object),句中外动词之动作所施及之词是,如‘工人造桥’。‘桥’字即述语所连带之宾语。”◇目的语、宾词、止词。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