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诗
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一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字数依次递增,逐句成韵的杂体诗。以其形如宝塔而得名。亦有每两句递增一字、叠两句为一韵者。也有增至八字句或九字句者。宋·严羽《沧浪诗话》:“一字至七字,唐张南史《雪》、《月》、《花》、《草》等篇是也。”按张南史《雪》诗为:“雪,花片,玉屑。结阴风,凝暮节。高岭虚晶,平原广洁。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唐·元稹、白居易亦有此类作品。
【宝塔诗】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多数叠两句为一韵。后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者。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状如宝塔,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