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神话人物,有志于逐日却口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与日逐走,入日。”又《大荒北经》:“~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景:同“影”,影子。)
夸父(一)神话人名。炎帝裔。《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二)兽名。《山海经 ·西山经》:“ (崇吾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晋郭璞注:“或作夸父。”清郝懿行疏:“举夸声近,故或作夸父。” 夸父
346.夸父(p715.3)义项一“古代神话人物”,书证引《山海经·海外北经》作: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按:引书证误施标点,致句意生出歧解。“北饮大泽”句为将来时,并非完成体,仅向北跑欲饮于大泽而已,并非已饮于大泽也。原施句号,隔断语义,使“北饮大泽”成为过去时,完成体,则与下文“未至”义生扞格。倘改此句为逗,则颐然理顺,扞格之义顿消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