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he

❶和谐。《老子·二章》:“音声相~,前后相随。”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百废具兴。”(具:俱,都。)
❷温和。成语:“风和日丽”。李白《雉朝飞》诗:“春天~,白日暖。”(he):❶跟着唱或演奏。《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者必寡。”(阳春之曲:高雅的乐曲。寡:少。)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之。”(倚:依照。)
❷附和,响应。《荀子·非十二子》:“子思喝之,孟轲~之。”《资治通鉴·唐顺宗永贞元年》:“(郑)絪等从而~之,议始定。”(始:才。)
❸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作诗或填词。白居易《初冬早起寄梦得》诗:“诗成遣谁~,还是寄苏州。”(遣:送给。苏州:指诗人刘禹锡。刘当时为苏州刺史。)


❶〈隐〉清末以来湖北武汉水果行指数目六。参“牛、月、汪、则、中、和、壮、利、秋”。
❷〈隐〉江西中部地区犯罪团伙指数目六。参“凹、目、姨、掉、马、和、线、张、欠、吊”。


和;战


○和

(动)结束战争或争执,彼此和解:~平|~谈|~议|~解|~会|讲~|媾~|求~|~为贵|劝~|充当了~事佬|握手言~|主战主~,各执一词。


●战zhàn

(动)进行战争或战斗:~祸|~线|~场|决~|激~|血~|巷~|百~百胜|愈~愈勇|转~千里|南征北~|孤军奋~|决一死~|背水一~。


❶ 和谐。《老子》:“音声相~。”《礼记·乐记》:“其声~以柔。”
❷ 和睦,协调。《季氏将伐颛臾》:“~无寡,安无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❸ 讲和,和解。《屈原列传》:“秦割汉中地与楚以~。”《隆中对》:“西~诸戎。”
❹ 温和,谦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颜色愈~。”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言~而色夷。”
❺ 暖和,和煦。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景明,波澜不惊。”袁宏道《满井游记》:“廿二日,天稍~。”
❻ 连带。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紫芽嫩茗~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❼ 连词。与,和。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月。”
❽ 介词。连……都。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雁无。”
另见215页hè。




❶ 以声相应,跟着唱或跟着唱腔伴奏。《战国策·燕策三》:“高渐离击筑,荆轲~而歌。”《史记·项羽本纪》:“歌数阕,美人~之。”
❷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写作诗词。《列子·周穆王》:“西王母为王谣,王~之,其辞哀焉。”白居易《初冬早起寄梦得》:“诗成遣谁~,还是寄苏州。”
另见214页hé。


跟;和;同;与ɡēn hé tónɡ yǔ

【同】 都可作介词、连词。作介词时,都可表示:共同、协同;指示与动作有关的对象;表示与某事物有无联系;引进用于比较的对象。作连词时,都表示平等的联合关系。
【异】 “跟”作介词时,后面多接名词、代词,表比较时,后面常用“比”、“相同”、“不同”、“一样”、“差不多”、“相像”等词;作连词时,一般连接名词、代词,使用频率不如“和”高;多用于口语。还可作动词,表示在后面紧接着向同一方向运动,不能单用,必须在后面加上趋向动词或在其前后加上介词短语,“和、与”均不能作动词使用。[例]我~他在一起。|她~王水都是四川人。“和”作介词时,使用频率不如“跟”、“同”高;作连词时,可连接类别或结构相同、相近的并列成分,例如:名词、名词性短语、动词、形容词等,“跟”、“同”、“与”不能连接动词、形容词;使用频率比“跟”、“同”、“与”高;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此外,作为连词,还可表示选择,相当于“或”,多和“无论”、“不论”、“不管”配合使用,“跟”、“同”、“与”无此用法。[例]我~他商量过了。|我~他都去了。“同”作介词时,多用于书面语;作连词时,用法与“和”相同,但很少使用;书面语。还有动词用法,表示相同、跟所指事物相同,必带名词宾语,例如:“同上”;或表示共同、协同义,例如:“同甘共苦”、“和”、“跟”;“与”没有这些意义和用法。[例]我们~当地公安机关合作才破了这件案子。|衣物~药品都已运到。“与”作介词时,单用或者在惯用语“与此同时”中,均多用于书面语,但使用频率不如“同”高;作连词时,是书面语,用于书名和标题中,使用频率比“跟”、“和”、“同”小。[例]今年的情况~去年不同。/ 成~不成,在此一搏。


*❶-
❶-

❶配合或相处得好
 △ ~睦|~美。
❷不激烈;不粗暴
 △ 温~|心平气~。
❸不分胜负
 △ ~棋。
❹跟;对
 △ 你的情况~他不同|他~我讲过。
❺表示并列或选择
 △ 老师~同学都来了|你去~他去都可以。
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的得数。
❼姓。
另见316页hè;327页hú;351页huó;354页huò。


说明: 8画;禾部;左右


跟着别人唱或说
 △ 附~|一唱一~。
另见314页hé;327页hú;351页huó;354页huò。
★唱和 随声附和 一唱一和


说明: 8画;禾部;左右


(打麻将或玩纸牌)合乎规定要求,取得胜利
 △ 玩了半天终于开~了。
另见314页hé;316页hè;351页huó;354页huò。


说明: 8画;禾部;左右


huó

往粉状物中加水等搅拌,使粘在一起
 △ ~面|~泥。
另见314页hé;316页hè;327页hú;354页huò。


说明: 8画;禾部;左右


huò

❶把粉状物等混合起来
 △ 面粉里~点糖。
❷加水搅拌使变稀
 △ ~芝麻酱。
❸洗衣物换水或煎一剂中药的次数,一次叫一和
 △ 洗了两~|煎二~药。
另见314页hé;316页hè;327页hú;351页huó。


说明: 8画;禾部;左右

龢❶—

❶平和:~暖丨~煦(xu)丨~风丨~畅丨~蔼(ai)丨~顺丨~善丨~婉丨~气丨~缓丨~悦丨~易丨温~丨暖~丨柔~丨谦~丨慈~丨缓~丨随~丨晴~丨醇(chun)~丨~风细雨丨~颜悦色丨~蔼(ai)可亲丨风~日丽。
❷协调;亲睦:~声丨~谐丨~平丨~睦丨~乐(le)丨~亲丨谐~丨人~丨失~丨~衷共济。
❸平息争端:~解丨~好丨~议丨~约丨~谈丨~会丨求~丨谋~丨讲~丨议~丨言~丨媾(gou)~丨调(tiao)~丨劝~丨主~。
❹不分胜负:~局丨~棋。
❺连词:~盘托出。
❻加起来的总数:~数丨总~。
❼跟;与:我~他一块儿去。
❽指日本:~文丨~服。
○~尚(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丨饱~(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的现象。也泛指事物发展到最大限度)丨~光(把所有的光彩混和在一起)同尘。
另见 he;huo;huo。




❶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一唱一~︱一倡百~︱随声附~。
❷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格律而写诗、词:~诗︱酬~︱唱~。
另见 he;huo;huo。




搀和;混和起来:~面丨~泥。
另见 he;he;huo。




❶搀和;搅拌:~药丨拌~丨搅~︱~稀泥。
❷量词,表示次数:洗了两~︱二~药。
另见 he;he;huo。


❶ 停战,平息争端:和解│讲和│求和。
❷ 竞技比赛中没有分出胜负的结局:和棋│和局。
❸ 平缓,不激烈:和气│柔和│温和。
❹ 融洽,协调:和谐│和睦。
❺ 一起,整个地:和盘托出│和衣而卧。
❻ 加法计算出的结果:求和│总和。
❼ 表示联合:同学和老师│坚强和勇敢。
❽ 姓。
另见202页hè、208页hú、220页huó、221页huò。




❶ 依样跟随别人唱或说:曲高和寡│一唱一和。
❷ 依照别人的诗作的格式作诗答复:互相唱和。
另见201页hé、208页hú、220页huó、221页huò。




打麻将时某一家的牌符合规定的取胜条件,就赢得此局,称“和了”。
另见201页hé、202页hè、220页huó、221页huò。




huó

在粉状物中加上水,搅拌或揉弄使团在一起:和面│和泥。
另见201页hé、202页hè、208页hú、221页huò。




huò

❶ 把粉状或颗粒状的东西放在一起,加水搅拌:粉状药和点儿糖容易服下去。
❷ 量词,指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中药煎熬的次数:中药可以煎三和│衣服已经洗两和了。
另见201页hé、202页hè、208页hú、220页huó。


依照别人的旋律唱,或者依照别人的诗词题材、格律、韵脚写作诗词。引申为言语行动仿照追随别人。
【词汇】和诗︱唱和︱附和︱应和
【组词】一唱一和︱曲高和寡
【例句】老教授填了一首词,学生们每人和了一首。
 ❍ 一首好歌常常会形成一人唱、万人和的情形。
【近义】应︱附
【反义】乖︱背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而胜出。另见550页hé,556页hè,626页huó,630页huò。




咊、龢〕

1 跟着唱。如:一唱百和。2 以诗酬答;依他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如:奉和一首。另见550页hé,577页hú,626页huó,630页huò。




huó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如:和面。另见550页hé,556页hè,577页hú,630页huò。




huò

1 混和;使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如: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如:二和药。另见550页hé,556页hè,577页hú,626页huó。




咊、龢〕

1 温和;和缓;平和。如:和风细雨。2 和谐;和睦。如:和衷共济。3 结束战争或争执。如:讲和。亦指比赛中不分胜负。如:和局。4 古代车上的铃铛。5 连带。如:和衣而卧。6 若干个数相加的结果。见“加法”(664页)。7 介词。犹连。表示强调。秦观《阮郎归》词:“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8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犹与。如:工人和农民。9 介词。犹同。表示比较。如:他和我一样高。10 指日本。如:和服。11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对立面的和谐、统一,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基础和最佳状态。12 姓。另见556页hè,577页hú,626页huó,630页huò。



依别人的题材或体裁以诗歌酬答。《列子·周穆王》:“西王母为王谣,王~之,其辞哀焉。”林则徐《与姚椿》:“大作未及尽~,惟谪戍五律,谨次韵各一章。”


(6次)
❶和谐;使和谐。~调度以自娱兮《离》
❷调和。此指调味。~酸若苦《魂》~致芳只 ~楚酪只 ~楚沥只《大》
❸应和。讴~扬阿《大》


❶暖和;温和。《九思·伤时》:“风习习兮和暖。”
❷动词,调适。《离骚》:“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王逸注:“言我虽不见用,犹和调己之行度,执守忠贞,以自娱乐。”洪兴祖补注:“和调,重言之也。”金开诚校注:“和,动词,调节而使之和谐的意思。”
❸调和味道。《周礼·天官·食医》:“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郑玄注:“和,调也。”《招魂》:“和酸若苦,陈吴羹些。”王逸注:“言吴人工作羹,和调甘酸,其味若苦而复甘也。”《大招》:“和楚酪只。”
❹人名。即卞和,《楚辞》中也代指和氏璧。《七谏·谬谏》:“和氏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王逸注:“昔卞和得宝玉之璞,而献之楚厉王,或毁之以为石,王怒,断其左足。武王即位,和复献之,武王不察视,又断其右足。和乃抱宝泣于荆山之下,悲极血出,于是暨成王,乃使工人攻之,果得美玉,世所谓和氏之璧也。”
另见“ hè”




应和。《列子·周穆王》:“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张湛注:“和,答也。”《大招》:“讴和《扬阿》,赵箫倡只。”王逸注:“言乐人将歌,徐且讴吟,扬举善曲,乃俱相和。”《七谏·谬谏》:“同音者相和兮。”
另见“hé”


并列

并列

并(并排) 骈 齿(齿列;齿班;齿躐;齐齿;隶齿) 比(比并;次比) 齐(齐齿;齐列;齐班) 方 同列 平列 軿列
两种事物平列:两(势不~立)
表示并列关系:或(~者;~诸) 既 也且 又 以 亦 及 而 并 将(~信~疑) 与 和 暨
等同,并列:
同列,并列:班行
并列的样子:肆肆
(平行排列:并列)



得数

得数


相加所得的数:和(和数;总~) 合(合计)
相减所得的数:差(差数;差值)
测定或计算的数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值:误差
相乘所得的数:积(积数;乘积)
相除所得的数:商(商数)
未除尽而剩余的数:余数
(经运算所得的数:得数)




协调2

协调2

和(和节;和均) 谐(谐和;谐适) 调(调协;调平;调谐;调适;融调) 汁(汁协) 和 允洽辑洽 节止
与时俗相谐合:谐俗
谐合于音律:谐律
和谐协调:谐调 谐协
互相谐调:相和
谐调一致:协同
和合,协调:谐会 函和 和协
和睦协调:雍 和谐
协调,一致:翕(翕合) 合拍 谐缉 谐辑 允谐
(事物配合得当:协调)




舒适

舒适

快 恬 展(展舒;展放;舒展) 酣畅 受用 松泛 停当
心情爽快舒适:乐意 快意 快性 慊心逞心 甘心 燥皮 燥脾 畅惬 肆志 趁愿
表示快意:称快(拍手~)
酒后的快意:酒适
欢心快意:欢惬
称心快意:称惬
心情开朗,身体舒适:心奓体忲
身体健康舒适:和(违~)
畅快舒适:快适 酣适
凉快舒适:凉适
感到清凉舒适:醍醐灌顶
和畅舒适:和舒 淡泞 淡佇 淡荡
闲暇舒适:暇适
悠闲舒适:闲写
清静恬适:清恬
恬静舒适:恬适 融畅 融溶
闲静舒展:闲舒
和乐舒适:融冶
安乐舒适:安佚
宽松舒适:宽适
宽心,舒适:适意
快乐,适意:愉快
舒坦,舒适:伏贴 伏帖
轻柔舒适:甜迷迷
遂心适意:称心 趁意 随心
顺心适意:顺适
和谐顺适:谐适
顺遂舒适:顺适
安康顺适:平适
调和顺适:调柔
舒适的样子:脱然
(舒服安逸:舒适)

另见:舒服 愉快 感觉




动作的次数

动作的次数

回(听过几~) 次(去过两~)番(考虑一~) 道(说过几~) 下(重打十~) 遭(第一~去)
表示行动的次数:顿(痛打一~)
洗衣的次数:水(洗过几~) 和
倒酒的次数:巡(酒过三~)
吃饭的次数:餐(一~) 顿(饱餐一~)
煎药的次数:和 煎
走动的次数:趟(去一~)
文体活动的次数:场(一~球赛)




比赛的结果

比赛的结果

比赛夺得第一名:摘桂
比赛夺得冠军:蟾宫折桂 蟾宫扳桂 攀蟾折挂
比赛不分胜负:和(和局;~棋;和了) 平手 平局 握手言和 不分高下
竞赛不利的一方估计不能取胜,设法形成平局:求和 乞和 请和
在比赛中输了:失利 落马 败北
在比赛中得零分:剃光头




写诗

写诗

赋(赋诗) 作诗 做诗 裁诗 课诗 口业 咏吟 吟讽 吚哦
作诗和对对子:吟诗作对
作诗竞相以生僻字押韵:矜奇斗险
吟诗,作诗:咏言
用口哈气使笔解冻,然后挥笔作诗:呵笔寻诗
创作诗歌:咏唱
诗文创作:警拔 警发 警迈
当场作诗:即席赋诗
集会作诗:拈题分韵
饮酒赋诗:觞泳
 朋友之间互相宴请,饮酒作诗:诗酒征逐
作诗并题写:咏题
写诗词:赋 走兔 扣寂 吟哦 谢家活计
 作诗填词:调词
 吟诗作赋:一吟一咏
 梦中觅句赋诗:谢枕
写作诗文:吟笺赋笔 赋笔吟笺
创作诗赋:草赋
著述辞赋:陈词
作歌词而咏唱:作歌
创作和吟诵诗文:赋咏
 诵读写作辞赋:课赋
 吟诗作赋:咏雩
奉皇帝之命而写诗文:应制
 应帝王之命而作诗文:应诏
科举考试的命题限韵赋诗:试诗
不起稿随口吟诵成诗:口占(~一首) 吟诗
限时成诗:击钵催诗
作诗的诀窍:诗家三昧
作诗文有章法:有伦有脊 有脊有伦
写诗写到痴醉的程度:诗颠 诗痴
撰写美好的诗文:缀玉联珠 编珠缀玉 珠联玉缀
以风为题材作诗:吟风 咏风
以风花雪月为题材的写作:抹风弄月 抹月批风 抹月披风 弄月吟风 批风抹月 批月抹风 披风抹月 吟风弄月 吟风感月 吟风吸月 吟风啸月 吟风咏月 吟弄风月 嘲风弄月 嘲风咏月 嘲弄风月 咏月嘲花 咏嘲风月 咏风嘲月 咏月嘲风
 刻意吟风弄月:雕风镂月
以史事为题材作诗:咏史
就眼前情景写诗:题诗
仿照别人诗词格式作诗:和(~诗;奉~;应~;属~)
 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和韵 赓韵



棺材

棺材

棺(棺木;棺函;棺椑;棺器;棺具;棺椁;梓棺) 板(板子;寿~;长生板;吉祥板) 材(寿材)榇(棺榇;幽榇;木榇;扶~归里)木(寿木;枯木;空木;窾木;长生木;行将就~) 椑 椟 宫(梓宫) 枋子 方子 梓器 秘器 器 终具 凶具 漆宅 匣子 楸函 椁柩 周身具 永息庵
棺材的美称:玉棺
棺材等丧具:寿器
棺椁的层数:周重
棺外的套棺:椁(棺椁;外椁) 外棺
棺内的里棺:椑 辟 榇 内棺
棺材两头的板:和(和头) 怀头
棺材上的盖板:棺盖
棺材两侧的板:墙子
棺材底部的板:底盖 底板 笭床 楄柎
棺材上的木榫:细腰 银订
棺材上的罩子:荒衣 柳衣 棺罩
(装殓死人用的东西:棺材)

另见:棺饰




唱的方式

唱的方式

用鼻音唱:哼(哼唱;哼歌;~小调)
 信口哼唱:唱唱咧咧
按曲谱歌唱:度声
 按乐而歌:按歌
一个人唱:独唱
 独自歌唱:孤歌
大家一起唱:合唱 綷咏
 同声歌唱:齐讴 齐唱 齐歌齐声歌唱
合唱时由一人或几人带头唱:倡 领唱
轮流歌唱:轮唱 迭谣
集会或行军时相互邀请唱歌:拉歌
跟着别人唱:和(属和;一唱一~)
两人或两组对答着唱:对唱 对歌 对口(~山歌)
 相对而唱:晤歌
配合表演从旁歌唱:伴唱 赞和
伴着瑟声唱:倚瑟
 吹笙唱歌:笙歌(~达旦)
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谣(歌~) 徒歌
击鼓而歌:击咢 鼓歌
击掌而歌:歌抃
在船上唱歌敲击船舷作节拍:鸣桹




调和1

调和1

调(调平;调合;调谐;平调;融调) 协(甚为~和) 和(和协;和合;和通;和同;和调;和穆;融和;协和) 齐 均(均和) 谐(谐和;谐合) 燮(~理) 勰 雍(雍和) 亭 和 辑洽 胹合 盐梅
人事和协:人和 物和 众和 笙磬同音
顺从和协:顺和
相安,和协:共亿
吉庆和协:庆洽
均衡调和:钧调
融洽调和:陶洽
调协的样子:翕翕 绎绎(~之辔)
(配合得适当:调和)




胜败

胜败

胜负 过胜 负胜 输赢
表示胜败:雌雄(决~)
胜负谁属:鹿死谁手
不分胜败:和(~局;~棋) 平(~局;平手) 钧解
胜负交替:递胜递负
胜负未定:雌雄未决
彼此对峙,胜负未决:相持不下
 双方相持不下,难以分出胜负:难分难解 难解难分
 双方对峙,未决胜负:相持未决
胜败是常有的事:胜败乃兵家常事
举事成功的一方称王,失败的一方被称为贼寇:成王败寇 成王败贼 败寇成王
(胜利和失败:胜败)

另见:胜利 失败



和睦

和睦

和(和平;和比;和调;雍和;太和;缉和;洽和) 睦(柔睦;雍睦;缉睦;悌睦) 辑(辑睦;辑穆) 咸(咸和) 穆(缉穆;谐穆;雝穆;雍穆) 邕(邕睦) 协 和雍顺 缉谐
彼此和睦:相辑
上下和睦:上和下睦
关系和睦:如埙如箎
感情融洽,关系和睦:笙磐同音
政治清明,百姓和睦:政清人和
相处和睦:响合
亲近和睦:友好 密和
亲厚和睦:敦睦 敦穆 敷和
 褒重敦睦:褒睦
亲善和睦:相能
亲爱和睦:亲和 亲睦
友爱和睦:友睦
 慈爱和睦:慈和
 笃爱和睦:惇睦
友好和睦:友洽 友穆
协和和睦:洽穆
团结和睦:辑和
愉悦和睦:怡穆
热闹和睦:闹闹和和
敬重和睦:贵睦
淳厚和睦:笃睦
安定和睦:安穆 宁辑 安和 安集
安宁和睦:肃睦
安辑和睦:戢和
美好和睦:淑穆
吉祥和睦:祥和
恢复和睦:还睦
像以前一样和睦:和睦如初
十分和睦:人无间言
(相处融洽友爱:和睦)

另见:相处 融洽 和谐2 友爱 友好 美好 和洽 ︱不合



暖和

暖和

暖(暖煦;暖热;暖暾;曛暖;火暖;暖呼呼;暖乎乎;暖洋洋;暖忽忽) 和(和煦;和暖;和燠;晞和) 阳(阳和) 温(温和;温奥;温煦;温暖;温热;温郁;温煖;温燠;温暾) 煦(煦暖) 煖(煖燠;火煖;和煖;煖烘烘) 燠(燠暖;燠若) 融(融暖;融融;融和;融怡;融溶) 薰 暾熅 暄(暄和;暄暖;暄煦;暄热;暄燠) 微穆 婉娩(晴明~) 滔滔
温暖和希望:春天(科学的~)
暖和适宜:温适
温暖宜人:煖融融 煖溶溶 暖阳阳 暖融融 暖烘烘
温暖舒适:暖煦煦
温暖馨香:温馨
明亮和暖:明煦
晴朗暖和:妍暖 安和 晴和 晴暖 晴畅 晴燠 澄和(天气~) 日暖风和 日丽风清 日丽风和
天气晴暖:晏温
天晴和暖:晹燠
天气清明和暖:清和 清淑(~之气)
天气晴好和暖:阳烫烫
雨止和暖:暖霁
春日和暖:春暖(~花开) 春和 春暄
春日和煦的阳气:春煦
温暖困人:醺酣
柔软温暖:柔暖
潮湿温暖:湿奥
微微温暖:轻暖 轻煦微暖 温暾
很温暖:暖烘烘
温暖如春:阳阳
极热,极暖:热暑
和煦的样子:缬缬
温暖的样子:煦煦 煖煖 暾暾臙晛 温温然
温和的样子:薰然
(温暖,不冷也不热:暖和)

另见:春季 温和




柔和

柔和

和(~风;和平;~暖;~风细语)软(软和;~语;软绵绵) 凯(~风) 柔(柔软;优~;温~;绕指柔) 缓 穆(~如春风) 温(温和) 和 退然
柔和,不猛烈:
轻而柔和:轻柔 叠雪(香罗~)
轻柔的样子:苒嫋
美好柔和:嫣润
鲜艳柔和:鲜柔 鲜温
清新柔和:清润
悠扬柔和:悠柔
婉转柔和:滑柔
纤细柔和:细柔
细柔的样子:芮芮
细柔无力的样子:纤堕 纤惰
柔和而生动:柔活
柔和可爱:柔媚 软美
柔和的样子:旎旎 苒苒 淖溺 淖弱 温温
(温和而不强烈,柔软,软和:柔和)

另见:美丽 柔软 柔顺 强烈




搅拌

搅拌

搅(搅动;~旋;~合;~和) 拌(拌和;~料;~菜) 挠(挠搅)撞挏
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揉:和(~面;~泥;~药)
 以米和羹:糁 糂
 用水调粉面:
调和搅拌:调挠
搅动使混浊:淈 搰 搅浊 搅浑
搅动使混合:酱(~在里面) 搅混
搅拌使均匀:调(调和;~拌) 拌匀
 调和使黏:勾(~芡)
混杂,搅乱:混挠
(用棍子等在混合物中转动、和弄,使均匀:搅拌)

另见:混合 均匀



和缓

和缓

和 和(缓和) 纾 宽暇 宽赊 宽缓 舒缓 缓款 缓解 详缓 平缓
和缓和急迫:缓急(轻重~) 阔狭
紧张疲困的情况得到缓和:宽纾
从容舒缓:优优简简
平和舒缓:和缓
简阔舒缓:简缓
宽舒和缓:阐缓
弛缓,缓和:松缓 宽空
放松,缓和:弛缓
方式和缓,不粗暴:和风细雨 细雨和风
和缓的样子:纷披 纷敷
(平和,缓和:和缓)

另见:形势 局势 变化 平静




和谐2

和谐2

和 谐和 和均 调勰 浃洽
夫妻和谐:玉烛调和
 夫妻关系和好谐调:鱼水和谐 鱼水相投
夫妻关系和谐美好:如鼓琴瑟 如鼓瑟琴
快乐和谐:乐和 乐衎
 欢乐和谐:欢谐 欢和
亲近和谐:亲睦
幽雅和谐:优柔
安定和谐:辑谐
团结和谐:雍雍睦睦
和谐一致:协调 允谐
(配合的适当:和谐)

另见:配合 适当 和洽 协调 融洽



连接1

连接1

连(连结;连络;连缀;连属;连缉;连同;连串;连缉;纚连;结连;缀连) 接(接合;接联;承接;联接;接连;交接;衽接;赴接) 联(联接;联结;联属;纚联) 结(联结;维结;链结) 维 缀(联缀) 编 续(胶~) 系 簪 钩带 错紾
连接的词:和 与(与其) 同 及(以及) 连(连同) 跟 暨 而(而且;因而;然而;既而) 或(或者) 如(如其;如果) 并(并且)虽(虽然) 既(既然) 即(即使)但(但是;不~) 因(因此;因为;因而) 要是 只要 尽管 不管 不论 于是 除非 所以 况乎
表示连贯关系:然则 然即
承接上面的意思,引出下面的话:承上接下
接连上文并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承上起下
用铰链连接:铰接
用车钩把两节车厢连接起来:挂钩
接在一起:拼接 拼拢
连接合在一起:接合
 将事物连贯在一起:串(串连)
把同类的事物连在一起:连类(~而及)
用绳子、线等绕住或套住,使分开的东西连在一起:襻(鞋~)
接在原有的事物的后面:续(~集)
编排连接:铨贯
并排连接:骈接
依次连接:鱼贯 鳞接
摊平后联结:铺著
错误地连接:串(电话~线)
(使连接在一起:连接)

另见:粘贴 缝纫



外国

外国

外(外域) 番(番邦;番地;外番) 边国 异国 异域 异邦 异地 异乡 异族 异方 海邦 海表 洋邦 殊域
远方,异域:殊方
外国的:洋(~人;西~;东~;外~)
中东国家:天方(~夜潭)
东亚、南亚、东南亚国家:泰东
印度:竺(竺国;竺干;干竺;天竺) 梵方 梵表 西天(~取经) 天督 身毒 贤豆 西宇 西番 佛国 香城 香国 婆罗门
有关古代印度的:梵(~文;~语)
日本:和(~服;~文) 日(~语;~元) 扶桑 东瀛 东洋
朝鲜:高丽
朝鲜、日本等东方诸国:隅夷
蒙古:
欧美各国:西(泰西)
欧洲封建时代的诸侯国家:公国
美国:美(~籍;~元)
英国:英(~语;~尺)
(本国以外的国家:外国)

另见:国家 世界各地




和顺

和顺

和(和平) 顺(调顺) 调柔 调畅 谐和 谐从
亲睦和顺:敦序
敬爱和顺:悌顺 悌达
敬慎和顺:谨翕
端庄和顺:庄顺
温婉和顺:婉顺
温柔和顺:柔顺
 温和柔顺:温婉
舒缓和顺:舒和
平静和顺:静顺
怡悦和顺:悦和
安乐和顺:豫顺
驯服和顺:驯顺 驯静
体贴和顺:体顺
美善和顺:懿柔
善良和顺:善顺
仁爱和顺:惠和
宽厚和顺:宽顺 裕和
至诚和顺:诚若
和顺不乱:顺叙
极其和顺:致和
(和善顺从:和顺)


hàn

❶和,跟。现在已不大活用,使用范围只限于“什么~什么”“哪儿~哪儿”“谁~谁”等词组中。
❷在(不用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如:他~家干什么呢?




huò

❶遍(换水洗涤的次数)。如:洗了两~。/再冲几~。
❷煎(换水熬药的次数)。如:吃三~。/头~药。


he

另见he、hu、huo、huo。和蔼 和畅 和风 和服 和好 和缓和会 和解 和局 和美 和睦 和平 和棋 和气 和亲 和善 和尚 和声1 和顺 和谈 和谐 和煦 和议 和约 和悦 饱和 不和 慈和 共和 媾和2 缓和 讲和 宽和 平和 谦和 晴和 求和 劝和 人和 柔和 失和 说和 随和 调(tiao)和 温和 祥和协和 言和 议和 中和 总和 和平鸽 和事佬 共和国 花和尚和蔼可亲 和风细雨 和睦相处 和盘托出 和平共处 和气生财 和颜悦色 和衣而卧 和衷共济 风和日丽 一团和气 政通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


注释: 1语调温和;同时发声的几个乐音的协调的配合。2一般指交战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敌对状况,也指一国之内交战团体达成和平协议,结束战争。


he

另见he、hu、huo、huo。和诗 和韵 唱和 奉和 附和 应和曲高和寡 随声附和 一唱百和 一唱一和




hu

另见he、he、huo、huo。和了1


注释: 1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家取得了胜利。


huo

另见he、he、hu、huo。和面 和泥




huo

另见he、he、hu、huo。和弄 和药 拌和 搀和 暖和 热和软和 和稀泥


(一)hé (二)hè (三)huó (四)huò(五)hú (六)huo

【辨形】 左是禾,一捺变点。8画。形声。
【辨义】 和(一)hé
❶ 平和: 和蔼|和畅|和道|和风|和缓|和暖|和平|和气|和软|和善|和顺|和婉|和祥|和煦|和易|和悦|和蔼可亲|和风细雨|和光同尘|和气生财|和颜悦色|醇和|慈和|缓和|谦和|晴和|柔和|随和|顺和|调和|温和|风和日丽|风和日暖|清和平允|时和年丰|浑俗和光|丽日和风|平价和售|一团和气|心平气和。
❷谐调,亲睦:和好|和合|和奸|和乐|和美|和睦|和洽|和亲|和声|和调|和弦|和谐|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和气致祥|和谐社会|和衷共济|饱和|不和|乐和|人和|失和|说和|甜和|谐和|协和|中和|民和年丰|鸾凤和鸣|平平和和|琴瑟和同|地利人和|琴瑟不和|政通人和。
❸结束战争或争执: 和会|和解|和平|和谈|和议|和约|和平鸽|和事老|和平谈判|共和|媾(gòu)和|讲和|谋和|乞和|求和|劝和|调和|言和|议和|主和|共和国|共和制|握手言和。
❹ 连带: 和盘托出 |和衣而卧。
❺下棋或球赛不分胜负:和局|和棋。
❻ 连词,跟,与:你和他|工人和农民。
❼介词,对,向: 你和他说一下|我已和他讲过。
❽ 加起来的总数: 和数|总和。
❾ 指日本的: 和服 |和文。
❿ 姓:和氏璧|和璧隋珠。
〔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对着和尚骂贼秃|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和头〕棺材前后两头的部分,有时也专指前头。
(二)hè
❶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附和|应和|随声附和|一倡百和。
❷ 跟着唱:唱和|曲高和寡|一唱百和|一唱一和。
❸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格律来写诗词:和词|和诗|酬和|奉和一首。
(三)huó 掺和,混合起来: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四)huò
❶掺在一起,搅拌:和弄|和药|和稀泥。
❷ 量词,表示次数:二和药|洗了两和。
(五)hú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表示某家按规定凑成一副牌而取胜。
(六)huo
❶ 混合,搅拌:拌和|掺和|搅和|匀和|杂和菜|杂和面儿。
❷ 表示适度:暖和|热和|软和|温和。
【辨析】(三)(四)(六)音近义,都含“掺和,搅拌”的意思。诸音区别在于:
一、(三)(四)(六)音词义着重点不同: 和(三)huó用于“和面、和泥”等词语,表示“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揉弄使有黏性”;(四)huò用于“和弄、和药、和稀泥”等词语,表示“粉状或粒状物掺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弄”是方言词,“和稀泥”用于比喻义;(六)huo用于词末,作构词成分,构成动词表示“混合,搅拌”义。
二、表义范围不同: 和(一)hé多用于表示人的态度、性情、关系或事物状态,并用于介引动作行为的对象,连接词语和句子,还用于姓氏和国名;(二)hè表示言语动态和作写作用语;(三)huó指一种劳动工序;(四)huò 表示动作行为,并表示动量;(五) hú 作赌博用语;(六)huo用于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方式及天气、物体等状态。
【注意】“和(六)huo”在原字词典里均未作为多读字头单独列出,是《审音表》增加的读音。


he

❶〈介〉表示关涉、比较:要用车的人请提前1天~我们打招呼|这回一定要~他比个胜负高低|他的样子还是~从前差不多。
❷〈连〉表示并列。连接同类的词或词组:教师~学生家长都非常高兴|今年我们研究~试制了两种新产品|顾客看中的是服装的新颖~别致。


(同)跟 及 暨 同 与


❶和睦:他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也变~了。(五六·1313)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亲妹,~比骨肉。(六八·1656)
❷调和:外则~血脉,舒筋络;出死肌,生新肉。(八十·1999)
❸呈软而粘稠的状态:(麝月)便去找了一块红缎子角儿,铰了两块指头顶大的圆式,将那药(膏子)烤~了,用簪挺摊上。(五二·1209)
❹介词。a)指示动作的对象;向;对:惜春笑道,“我这里正~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七·157)倘或后日你要来,又跟随多少人闹我,我~你不依。(十·225)b)引入比较的对象:难道姐姐不是~我们一样有月钱的,一样有用度不成? (七三·1790)
❺连词。表示联合关系:贾母~王夫人等听了,也笑起来。(三八·871)这里王夫人~李纨凤姐儿宝钗姊妹等见大夫出去,方从橱后出来。(四二·965)
另见he;huo;huo。




另见he;huo;huo。




huó

调成黏稠状:宝玉道,“~胭脂膏子,也等我回来再制。”(九·201)
另见he;he; huo。




huò

❶把稠的汁液用水调拌成稀的:只拿那糖腌的玫瑰卤子~了吃,吃了半碗,又嫌吃絮了,不香甜。(三四·772)现从井上取了凉水~吃了一碗(香露),心中一畅,头目清凉。(六十·1421)
❷把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加以调拌: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单取了这茯苓的精液~了药,不知怎么弄出这怪俊的白霜儿来。(六十·1423)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七·153)
另见he;he;huo。




❶给;为(wei):袭人也觉得可怜,说道,“我靠着你睡罢。”便~宝玉捶了一回脊梁,不知不觉,大家都睡着了。(八三·1061)
❷调解,和解:行人至,音信迟,讼宜~,婚再议。(一○一·1300)
另见he。




另见he。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1910年《图画日报》第一百九十七号:“赢家往往碰碰就和。”


❶以可否相增减曰和。《詩經·小雅·伐木》: “神之聽之,終和且平。”鄭玄箋:“以可否相增减曰和。”
❷調。《周禮·天官·食醫》: “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鄭玄注:“和,調也。” 《周禮·冬官·弓人》: “和弓𣪠摩。” 鄭玄注: “和, 猶調也。”
❸不剛不柔。《周禮·地官·大司徒》: “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 知、仁、聖、義、忠、和。” 鄭玄注: “和,不剛不柔。” 《周禮·春官·大司樂》: “以樂德教國子: 中、和、祗、庸、孝、友。” 鄭玄注: “和,剛柔邇也。”
❶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周禮·夏官·大司馬》: “遂以狩田,以旌旗爲左右和之門。” 鄭玄注:“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
❺鸞在衡,和在軾,以金爲鈴。《周禮·夏官·大馭》: “凡馭路儀以鸞,和爲節。” 鄭玄注: “鸞在衡,和在軾,皆以金爲鈴。” 《禮記·經解》: “升車,則有鸞和之音。” 鄭玄注: “鸞、和,皆鈴,所以爲車行節也。《韓詩内傳》:鸞在衡,和在軾。”
❻漬。《禮記·内則》: “衣裳垢,和灰請澣。” 鄭玄注: “和,漬也。”
❼聲作中律爲和。《尚書古文·舜典》: “詩言志,歌永言; 聲依永,律和聲。”鄭玄注: “聲作中律乃爲和也。” (《通德堂經解》)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