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情式议论
含情式议论文学作品中以充满感情的说理表述对社会生活理性认识的一种议论方法。沈德潜《说诗语》:“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勿近伧父面目。”黄宗羲《论文管见》:“文以理为主,然而情不至,亦理之郛廓耳”。议论含情,可增强对读者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化作品的主题,使其思想内容在读者剧烈的情感运动中被认识,被接受。当议论做为深化情感的手段时,虽然议论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之上,但又不是靠严密的论证,往往是由激越的情感引发出来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直接判断或结论,产生出因情生议、以议托情的效果。如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面对白种人的一个小孩子的轻蔑,作者产生了对殖民主义者的愤怒之情,激起了“迫切的国家之念”,“无论如何,我们最要紧的还是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 谁也是上帝的骄子,这和昔日的王侯将相一样,是没有种的!”这种议论,以强烈的爱国热情为基础,构成了含情式的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