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
双调宫调之一。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双调健栖 (捷) 激袅。”其声情一般较为激烈昂杨,多用于喜剧。所属曲牌,据清·周祥钰《九宫大成谱》所载,北曲有一百一十三只,南曲 (包括集曲) 有八十一只。元明以来,双调联曲成套方式,北曲如“ 〔新水令〕 —〔折桂令〕— 〔雁儿落〕— 〔得胜令〕—〔沽美酒〕—〔太平令〕—〔鸳鸯煞〕”; 南曲如“ 〔锦堂月〕(二曲或四曲) — 〔醉翁子〕 (二曲) —〔侥侥令〕 (二曲) — 〔尾声〕”,较为常用。元杂剧末一折大都用双调套曲。戏曲演出,双调套曲一般谱属正宫调或乙字调。 双调
双调分为两段的词。有的上下段句式和格律相同,如《望江南》《江城子》中的双调;有的上下段句式和格律不相同,如《阮郎归》《清平乐》等。李渔《窥词管见·第十六则》说:“双词虽分二股,前后意思必须连属,若判然两截,则是两首单调,非一首双调矣。大约前段布景,后半说情者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