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匪惠谓既不清正又不随和。《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 “昭宗迁洛,鼎摄归梁,柳璨希贼旨,陷害旧族,诏图入朝。图惧见诛,力疾至洛阳,谒见之日,堕笏失仪,旨趣极野。璨知不可屈,诏曰: ‘……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朝; 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 不夷不惠
匪夷匪惠既无伯夷之清,又无柳下惠之和。《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旧唐书·文苑传下》:“诏曰:‘……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朝; 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态度1
态度1立场明确,态度鲜明:旗帜鲜明 采取某种态度:从(~严;~快) 采取中立态度:折中 执中(~调和) 处事折中而不偏激:不夷不惠 不惠不夷 匪夷匪惠 非夷非惠 在重大问题上采取什么态度:何去何从 何去何就 何适何从 奚去奚从 态度适当,有分寸:不矜不盈 不卑不亢,态度得体:不激不随 不激不污 不讦不随 (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态度1)
另见:看法 想法 决定 待人 处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