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收】学校、科研机关等通过各种科技、智力服务创造常规以外的经济收入。 创收
创收chuàngshōu利用有限条件创造收入。 ❍ ~提成|各地要争取条件搞~,增加有限的财政来源。
创收chuàngshōu〈动〉 特指本来不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教育、科研等单位通过合法渠道,用支付劳动、输出技术或信息等方式为本单位获取经济效益。
创收chuàngshōu〈动〉特指本来不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教育、科研单位通过合法渠道,用支付劳动、输出技术或信息等方式为本单位获取经济效益。 ◇ 他们的创收是量力而行的,不影响教师的教学、创作和进修。(光明日报.1987.6.12) ◇ 就在不久前,焦文俊还和他的同事们痛下决心贷款两个亿直接买房350套,又从学校自身创收中拿出1600万元,来解决长期困扰的住房和津贴问题。(人民日报.2000.8.10)
创收chuangshou<新>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收入:组织大家搞~|~活动取得很大成效|通过~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创收chuàngshōu获得经济收入。起初多用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指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有关活动增加经济收入。后也指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活动增加收入。例如:“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放宽政策,鼓励并创造条件让高校搞好创收,用创收的办法来增加教师的个人收入。”(《光明日报》1988.1.6)“各地方政府总在千方百计设法上项目和争取条件‘创收’,增加有限的财政来源。”(《经济参考报》1991.5.27)
创收chuànɡshōu〈动〉特指本来不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教育、科研单位通过合法渠道,用支付劳动、输出技术或信息等方式为本单位获取经济效益。
创收chuànɡshōu利用本身优势为本单位或个人创造收入。 例 近年来,不少高校利用科技成果转让、科技咨询、智力开发等,积极开展创收工作,成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