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分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反思 |
范文 | 廉洁 【摘 要】对分课堂符合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同时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同时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本文介绍了在商洛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对分课堂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基于实践的总结反思,希望能够为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对分课堂;大学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8-0150-02 一、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由复旦大学的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其具体概念为:把原来完全属于教师讲授的课堂时间对分为两半;一半时间留给教师讲授教学内容,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讨论以实现交互式学习[1]。在对分课堂的实施过程中,還有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该模式的创新之处,即要在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堂讨论之间留下时间间隔,通常为一周。这一时间段就是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进行内化吸收的阶段。因此,对分课堂实际上包括了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阶段。该种教学模式能够同时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同时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出贡献[2]。对分课堂的理论提出后,首先在复旦大学进行了实践,随后被更多的大学应用到了教学实践中,且广受好评[3]。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与学的现状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和翻译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对翻译的投入力度有所欠缺。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普遍认为无需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过高,学生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没有语法错误即可。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材普遍对翻译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为例。该系列教材又包括了《读写教程》、《视听说教程》等。它们重点关注阅读、写作、听说等训练。在翻译方面,却仅给出一个英语段落和一个汉语段落供学生进行练习。这也导致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对翻译的投入不够。 长久以来,由于缺乏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性指导,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翻译就是对词汇的考查。所以,他们对翻译的专项训练普遍不够重视,更加关注的是对词汇的记忆,不会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更有甚者,还有学生会选择对翻译范文进行死记硬背,错误地将其视为提高翻译能力的捷径和法宝。 三、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反思 (一)实践背景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2013年进行了大幅改革。改革前,翻译的分值只占卷面成绩的5%,改革后却跃升到了15%[4]。此外,取得硕士学位已经成为大多数本科生的梦想。因此,从现实角度出发,针对各种英语考试中必不可少的翻译题型,教好翻译和学好翻译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主要还是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学生课内和课外的自主练习有限。此外,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和与老师的配合度也不高。由此便导致了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无法通过英语课提高翻译能力。 对分课堂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和课堂讨论模式结合了起来,再加上独特的内化吸收阶段,既能发挥以上两种模式的优势,同时又能规避以上两种模式单独使用时的缺点。例如,对分课堂依然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从而保证了学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权威知识,并获得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与此同时,通过学生课外的内化吸收和课堂上的讨论,又能避免学生被动性地接受知识,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实践过程 基于对分课堂的优势,为了探索提高商洛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作者及其他项目组成员在商洛学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开展了对分课堂的实践教学。 进行对分课堂实践的班级使用的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由于该教材每个单元只提供了翻译练习,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根据翻译练习的特点和学生的翻译水平自行补充教学内容,并准备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翻译教学为例。在本单元中,翻译练习共包括英汉两个段落:英语段落涉及圣诞节的内容;汉语段落涉及中国新年的内容。因此,教师就可以围绕文化翻译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准备。 随后,项目组成员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把对分课堂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的 翻译教学中: 1.课堂讲授阶段。教师首先简要介绍涉及文化翻译的相关理论知识,如韦努蒂的归化异化理论,严复的信、达、雅理论等;然后重点介绍文化术语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等;其次,详细介绍汉、英句子的意合与形合之别,以及它们在信息焦点、语序、语态等方面的鲜明差异。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翻译练习。首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翻译练习,然后教师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并给予指导。此外,为了保证内化吸收阶段的有效进行,教师还需要布置翻译作业、提供翻译领域的参考书目和网站等资源。 2.课后的内化吸收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周的时间内理解课堂上讲授的翻译理论知识及汉英句子的差异,收集网络或书籍中关于中西方文化术语的相应译文并进行评析,然后完成翻译作业和反思报告并予以上交。 3.课堂讨论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学生分组讨论和师生自由讨论两个步骤。首先,教师安排约五名学生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他们对相关翻译理论、汉英句子差异的理解与反思,以及对中西方文化术语翻译技巧的总结与归纳。此外,教师还要求各小组就已经上交的翻译作业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交叉评阅彼此的作业,提出修改意见。在小组讨论完成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师生间的自由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就自主学习及小组讨论中遇到的困惑向教师提问,教师必须给予详细解答。同时,教师也必须针对学生的作业和反思报告进行点评和补充讲授。 在随后几个单元的翻译教学中,项目组成员坚持采用了上述模式。十周后,为了检验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项目组成员在采用对分课堂的班级和未采用对分课堂的班级之间进行了一次翻译测试。结果显示:与未接受对分课堂教学的学生相比,接受对分课堂模式的大部分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在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衔接、词汇的选择方面都明显优于未接受对分课堂教学的学生。 此外,项目组也针对接受对分课堂模式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实行对分课堂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进行设计。例如:问题1:通過对分课堂,你对翻译是否有了全新的认识?问题2:通过对分课堂,你是否在翻译理论的掌握方面有了明显进步?问题3:通过对分课堂,你是否在翻译实践方面有了显著进步?被调查学生反响热烈,普遍认为通过对分课堂他们的翻译能力获得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中肯意见。例如:课堂讲授时,教师的节奏有时过快,他们无法充分理解;在独立内化吸收阶段,他们有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 (三)实践反思 基于教学实践经验和学生的反馈,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以确保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 1.坚持以学生为本。学习大学英语的学生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追求和需求都明显不同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为了确保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顺利实施,教师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然后再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准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内容。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要时刻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内容,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翻译理论知识,而应做到深入浅出、以练代讲,既要让学生学到翻译知识,又不能因授课内容过难而伤害其学习翻译的积极性。此外,如果授课内容过难,也会影响学生内化吸收的效果。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无疑是保证对分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先决条件。 2.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虽然对分课堂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小组互助式学习,但是教师也不能因此而彻底“解放”,必须重视自己的指导者角色。在课堂讲授阶段布置翻译练习后,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和统一讲解。在学生的内化吸收阶段,教师需要通过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随时和学生保持联系。当其产生困惑时,能够及时给予解答。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也不能“置身事外”,而要随时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氛围、进度等,然后给予适度指导。总之,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保证对分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 3.进行严格的过程性考核。由于对分课堂要求学生独立进行课后的内化吸收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就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早已习惯了被动学习的背景下,为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能够有效配合教师的讲授与指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严格的过程性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期末总评成绩中。有了这一激励措施,学生才会产生高度的合作意识和主观能动意识。总之,严格的过程性考核是确保学生积极配合对分课堂实践、保证大学英语翻译对分课堂有序高效进行的必要条件。 四、结语 实践证明,以对分课堂的形式进行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能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一方面,能够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和负担,将教师从“滔滔不绝”的窘境中解放出来,并激发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英语翻译能力、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减弱教师在翻译课堂上的绝对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更大自由空间,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原有的被动、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对分课堂的实践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难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这还有待通过今后的对分课堂实践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2]田青,闫清伟,张学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理分析[J].高教论坛,2017,(9):71-73. [3]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5):653-658. [4]范英.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变化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7,(15):112-1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