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与传播手段研究
姚韵
【摘 要】早期的中国电影海报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的无限魅力,同时以其较高的传播度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大大加强了电影的魅力。研究我国早期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与传播手段,不仅可以了解到当时电影海报设计与传播的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有利于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提供更有借鉴性的意义。
【关键词】电影海报;技术;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943.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34-01
当前中国社会,随着电影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影海报的制作也越来越精良。电影海报对电影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处理好电影海报,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进而提高电影票房,增加电影的经济收益。本文具体说明一下我国早期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与传播手段。
一、影响中国早期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与传播手段的因素
在中国电影史上,《定军山》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上世纪二十年代,电影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电影公司逐渐增多,电影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海报也就应运而生,很多电影海报的产生都是具有商业目的的。下面,就来具体看一下影响我国早期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与传播手段的因素。
(一)商业目的的需要。最初,电影市场刚发展时,一般只是一些大规模的电影公司才进行印发,例如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明星”“联华”等。这些电影公司为了进一步去吸引观众,以便获取更好地经济效益,必须要进行早期电影海报的刊印,使更多人了解到电影信息,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进行电影宣传的商业目的。
(二)电影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电影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海报设计方法的革新与传播手段的变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的宣传一般是一些较为简单的画报以及一些刻印电影信息的说明书,大多通过手绘以及剧情介绍来进行电影宣传,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电影海报并不成熟,也是缘于当时电影的技术不成熟。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原先的剧情设计手法改为通过主人公在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来进行铺排,从而更加提升了电影的艺术性,更好的去吸引观众。同时,传播方式也一改原先“发传单”式的方式,从而更好的去利用现代技术来进行电影宣传和传播。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归根到底,电影并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电影海报也是从国外传来的,但一旦来到中国,电影以及电影海报便有了中国自身的特色与内涵。在电影海报方面,民间传统中的剪纸以及木刻画等,都为海报的设计提供了养分,在电影海报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地借鉴这种手法,从而使电影所传达的内涵更为丰富。
二、优化中国早期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与传播手段的措施
当前社会,我们要不断借鉴早期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以及传播手段,从而为当今电影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下面就来具体看一下优化我国早期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与传播手段的相关措施。
(一)不断创新。早期的中国电影海报毕竟是受到时代的影响,由于技术以及制作工具的限制,因此,在表现形式以及艺术性上也是有所欠缺。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方面,应该不断的去进行创新,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吸取早期电影海报中较为优秀的成分,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影海报的发展,进而使电影行业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顺应时代,应用新技术。电影行业的革新与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同时,我国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与传播也是需要借助新技术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早期电影海报一般较为简单,传播方式也较为单一。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当前社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影海报的设计和传播也应该不断地去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从而更好地顺应时代,从而促进电影行业的发展。
(三)与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融合。电影与电影海报虽然并不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但却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丰富,而且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较为多样,为电影海报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因此,在电影海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传统文化在电影海报的设计方面表现得更加具有特色,从而使电影海报更加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促进电影行业的发展。
三、总结
20世纪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行业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电影的发展模式也渐趋成熟。我国早期电影海报也是不断促进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电影海报毕竟受商业因素、电影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创新,并应用新技术,促进与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合,使电影海报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从而促进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师悦.海报设计中的文化差异性与同一性[J].艺术百家,2013,(4):241-243.
[2]姜敏.浅析国内电影海报设计的演变[J].电影文学,2014,(15):156-157.
[3]柴鹏举.解读王家卫的电影海报设计[J].电影文学,2014,(14):149-150.
[4]谷博.海报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艺术评论,2015,(3):148-150.
作者简介:
姚 韵(1991-),女,回族,河南郑州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